文档详情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25-01-05约1.8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roductionPractice

学分:2

学时:总学时2周,其中实践2周

先修课程:制造技术基础、专用装备设计、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生产实习》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技术工程实际应用的专业方向实践课,要求学习通过工厂实习,巩固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为毕业设计等专业教学的后续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工程师伦理素养,并在工程分析、设计、研究及实践中,能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建立团队意识,锻炼处理个人与团队关系的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3:在处理具体实践问题中能够很好地表达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案,能够通过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清晰地表达、交流与沟通。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良好的工程师伦理素养。在工程分析、设计、研究及实践中,能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课程目标1

0.3

指标点9-2:理解、明确并接受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正确处理个人团队的关系;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并能完成团队赋予的工作任务。

课程目标2

0.3

指标点10-1: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掌握科技总结、报告及论文撰写技巧及能力,能够就智能制造工程相关问题通过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清晰地表达、交流与沟通。

课程目标3

0.4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工艺技术性实习

了解和分析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分析研究零件图样、选择和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工序具体内容的拟定,对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文件的格式和填写方法等;分析主要工序的工艺特点;了解并分析通用机床的工艺范围、经济精度、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常用附件等,专用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生产率、经济精度等,现代化先进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特征、控制方法、工艺能力等;了解一般机械产品的装配工艺方法。

3天

指导式

启发式

练习式

课程目标

1、2、3

2

装备技术性实习

了解并分析常见夹具、模具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组成元件及在机床上的安装方法等;了解并分析常见刀具的结构特征、材料、切削原理、使用要求及安装方法等;了解并分析常用测量工具和专用量具、量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等;了解并分析常见设备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元器件布线方法、设计原理等。

3天

3

现场管理与调度技术性实习

了解并分析制造企业现场管理与调度的作业流程、技术与方法等。

2天

4

调研报告编写

完成全面反映基本要求内容的调研报告。

1天

合计

2周

四、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讨论、指导等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成绩、成果评价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成果评价占60%、平时成绩占4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分值)

课程目标2(分值)

课程目标3(分值)

课程目标4(分值)

课程目标5(分值)

合计

1

平时成绩

10

10

20

40

2

成果评价

20

20

20

6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30

30

4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

70-89分

60-69分

0-59分

实习笔记

工作作风

实习笔记与工作作风较为优秀

实习笔记与工作作风表现良好

实习笔记与工作作风表现一般

实习笔记与工作作风表现较差

2.成果评价标准

1、成果质量:40分;

2、课题问辩:20分;

3、成绩评价:五级计分制;

4、评价时间:计划进度结束后;

5、评价标准:由课程设计指导组提供。

六、教材与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指导教师自编

(二)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自编

七、说明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