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嘿,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人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这节课,我们不仅会学到如何欣赏古诗,还会了解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感受诗词的魅力。教材的章节是“古诗三首”,我们将学习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美妙的诗词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一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他们学会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理解古诗;二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三是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感受诗词中的美,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通过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文学素养、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上有所提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难点:
1.理解诗中复杂的情感变化,尤其是诗人从悲伤到喜悦的情感转折。
2.将诗歌背景与诗歌内容相结合,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分段朗读,引导学生逐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心境。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
3.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扮演诗人,模拟创作情境,增强学生对诗歌情感和背景的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特别是包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如唐代战争场景、诗人杜甫的画像,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视频。
3.教学辅助:制作诗歌的朗读音频,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足够的纸张和笔,以便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创作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词吗?你们知道古诗词的魅力在哪里吗?”
展示一些关于古诗词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古诗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古诗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古诗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古诗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诗歌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古诗来感受历史和情感。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古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杜甫的忧国情怀”或“古诗中的自然意象”。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五、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古诗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古诗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古诗。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古诗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七、拓展活动(10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接龙或创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喜爱。
八、课后反思(5分钟)
目标: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过程: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杜甫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政治抱负、个人遭遇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深层含义。
-唐代战争与和平:收集关于唐代战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