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能够提高对鲁迅先生生平和作品的了解,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责任感。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对课文阅读、文学常识、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的初步认识。他们能够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简单的文言文,并对一些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六年级学生对鲁迅先生这一历史人物充满好奇,对文学作品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来获取信息,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内涵和作品深层意义时遇到困难。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喜欢独立思考的,也有偏好合作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风格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鲁迅先生的思想观念理解不够深入;二是难以把握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三是将鲁迅先生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时缺乏实际经验。针对这些挑战,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理解上的障碍。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纪录片、相关图片资料、网络文学评论文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互动式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鲁迅先生的肖像画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成就。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鲁迅先生有多少了解?他有哪些作品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生平故事,了解他的精神风貌,感受他的文学魅力。”
2.讲授新知(20分钟)
-阅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a.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b.学生分组朗读,体会鲁迅先生的文风和情感。
-分析课文内容:
a.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迹?”
b.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鲁迅先生的品质和贡献。
-深入探讨:
a.教师提问:“为什么鲁迅先生被称为‘民族魂’?”
b.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进行讨论。
c.教师总结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如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等。
-角色扮演:
a.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片段,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b.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形象。
3.巩固练习(10分钟)
-案例分析:
a.教师提供与鲁迅先生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思想内涵。
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课堂小结: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
b.学生总结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特点。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重要性和精神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5.作业布置(5分钟)
-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了解其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
-撰写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鲁迅先生主题演讲或写作比赛。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收集鲁迅先生的重要生平事件,如《呐喊》的出版、鲁迅文学奖的设立等,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鲁迅先生背景知识。
-鲁迅作品选读:选取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如《故乡》、《社戏》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魅力。
-鲁迅文学评论:收集不同学者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评论,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鲁迅作品。
-鲁迅时代背景资料:介绍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帮助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社会意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传记,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背景。
-组织学生参加鲁迅先生主题的读书会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分享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