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单元整体设计(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docx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单元整体设计(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单元整体设计(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本单元主要围绕表内乘法和除法展开,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估算。
解决办法:
1.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2.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乘除法的计算过程。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乘除法的直观模型。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练习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原理。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游戏练习乘除法。
3.利用多媒体展示乘除法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问题情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设计乘除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前一周,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表内乘法和除法》的预习资料,包括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实例,要求学生阅读并尝试解决几个简单的乘除法问题。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乘除法的应用,设计问题如“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用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的实际意义。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的互动和作业提交情况,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资料,对乘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预习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食物等实例。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解题思路和答案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以便教师了解预习效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平台,方便学生提交预习成果和教师监控预习进度。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接触乘除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引入,让学生计算商品的价格。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如何使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乘除法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乘除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游戏,通过互动学习乘除法。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计算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除法。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乘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解决。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与乘除法相关的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回家后完成相关练习。
-拓展学习:利用教师推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乘除法学习。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乘除法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介绍乘法口诀表的历史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记忆乘法口诀来提高计算速度。
-乘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收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