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白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图片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冲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
3.指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白鹭
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1自然段)
(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之后,让学生将白鹭与白鹤、苍鹭进行对比,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深之一忽则嫌黑中进一步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
(3)朗读训练。
3.学习第三段(6~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
交流:写了白鹭的觅食、栖息、飞行和不会唱歌。
(2)指名读,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在这句话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只会用长喙啄鱼,而作者说它“站着钓鱼”,这是一种拟人手法的妙用。
B、“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白鹭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美。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当你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时,有什么感受呢?
D、“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陈述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那么,为什么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不就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吗?)
4.学习第四段(11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