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试验.PDF

发布:2018-04-28约7.2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增进对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激励下受迫振动规律的感性认识。 2. 定量测定摆振系统的固有参数以及摆盘振幅与激励频率的关系(幅频特 性)、摆动响应和激励间的相位差与激励频率的关系(相频特性)。 二.实验仪器 ZSY —3 振动实验仪,见图 1。 图 1 三.仪器原理与结构 ZSY —3 振动实验仪结构示意图,见图 2,由扭簧④与摆盘⑤组成一个单自 由度扭转振动系统。系统激励源为直流调速电机,由电机带动驱动盘①,通过 连杆②将转动变成摇杆③的往复摆动(见红指针),摆动规律近似为简谐函数: θ Θsin ωt (1) 摇杆③与扭簧④的外端相连接,对单自由度扭转振动系统产生位移激励,调节 电机转速和改变连杆在驱动盘上的偏心距,即可改变激励频率和大小(激励大 小事先已调好,实验中一般不要变动)。 单自由度扭转振动系统由阻尼器⑥提供磁阻尼,当摆盘在磁场中摆动而切 割磁力线时,摆盘中即产生电涡流,在原磁场作用下,使摆盘受到阻尼作用, 1 图 2 这种阻尼的大小与摆盘角速度成正比,故为线性阻尼。转动阻尼器位置,可改 变有效磁通面积,即可改变阻尼大小。 摆盘响应的大小可由摆盘上的蓝指针在面板外刻度盘上直接读出。 激励幅值可由摇杆上的红指针从面板内刻度盘上直接读出。 响应与激励的相位差由摆盘指针火花放电位置读数,通过公试计算得到。 自动/手动拨动开关,在手动时,相当于秒表,使用时不用“清零”,按计 时按钮两次,显示器显示的是按动该按钮两次间的间隔时间,单位为“秒”。在 自动时,显示器显示的是摆盘摆动周期,也是驱动盘转动周期(即激励周期)。 注意: 1. 无阻尼或阻尼很小的状态下,不要对系统加激励,以免摆盘与其 他结构碰撞。 2 .扭簧④和蓝指针针尖是火花放电回路的组成部分,放电时,切勿 触摸。 四.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是否处于零状态(未通电) a .摆盘指针(蓝)与摇杆指针(红)在放松的静止状态下是否重合; b .摇杆红指针的左右最大偏角是否相等(用手轻转驱动盘); c .不加磁阻尼(阻尼器置 0 )时,摆盘是否能灵活地自由摆动;若不是, 则请指导教师给以调整,不要自己调整。 2.测定摆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a .接通电源,逆时针转动电机调速旋钮,使驱动盘不转动,用手轻转驱动 盘,使摇杆红指针指零。将阻尼器置 0,使系统处于无阻尼状态; b .将摆盘向左转过一定角度(尽可能大一些),然后无初速地释放,此时 2 系统处于无阻尼自由振动,振动的微分方程为 2 d ϕ 2 +ω ϕ 0 (2 ) dt n 方程的解,即为摆盘的运动规律,为 ϕ Φ sin ω t +α( ) (3 ) A n c .自动/手动拨动开关拨向手动。记录摆盘摆动 K (K=5~10 )个周期所用 的时间tk ,则可求得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 t Tn k k (4 ) 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 f n 1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