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第5章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第5章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应用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可以解决机械振动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工程中有很多实际问题必须简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即多自由度的系统,才能描述其机械振动的主要特征。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特性与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特性有较大的差别,例如,有多个固有频率、主振型、
主振动和多个共振频率等。本章主要介绍研究两自由度系统机械振动的基本方法。
如图5-1所示。平板代表车身,它的位置可以由质心C 偏离其平衡位置的铅直位移z 及平板的转角θ 来确定。这样,车辆在铅直面内的振动问题就被简化为一个两自由度的系统。
5.1 双质量弹簧系统的自由振动
5.1.1 运动微分方程
图5-2(a)表示两自由度的弹簧质量系统。略去摩擦力及其它阻尼,以它们各自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x 1、x 2的原点,物体离开其平衡位置的位移用x 1、x 2表示。两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图如图5-2(b)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k 1+k 2) x 1-k 2x 2=0?m 1 x
2-k 2x 1+k 2x 2=0m 2 x ?
图5-2两自由度的弹簧质量系统
这就是两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习惯上写成下列形式
1+ax 1-bx 2=0?x
? (5-2)
2-cx 1+dx 2=0?x 显然此时
k 1+k 2
但对不同的系统, 式(5-2)中各系数的意义并不相同。
5.1.2 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根据微分方程的理论,设方程(5-2)的解,即两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的解为
或写成以下的矩阵形式
?x 1??A 1?????
??=??sin(pt +α) ??x 2????A 2??x 1=A 1sin(pt +α) ??
x 2=A 2sin(pt +α) ??
将式(5-4)代入式(5-2),可得代数齐次方程组
?a -p 2
??-c -b ??A 1??0?
?=?? 2??d -p ??A 2??0?
保证式(5-5)具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式(5-5)的系数行列式等于零,即 展开后为
?(p ) =
a -p 2-c
-b d -p
p 4-(a +d ) p 2+ad -bc =0
式(5-6)唯一确定了频率p 满足的条件,通常称为频率分程或特征方程。它是p 2的二次代数方程,它的两个特征根为
a +d ?a +d ?
= ?-(ad -bc )
22??a +d a -d ?= ?+bc
由于式(5-7)确定的p 2的两个正实根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与运动的初始条件无关,因此p 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较小的一个称为第一阶固有频率,较大的一个称为第二阶固有频率。
5.2.2 主振型
将固有频率p 1和p 2分别代入式(5-5)的任一式,可得到对应于它们的振幅比
(1) A 2a -p 12c ?ν1=(1) ==?
b A 1d -p 12?
? (2) 2
A a -p 2c ?ν2=2==2?b A 1(2) d -p 2?
以上二式说明,虽然振幅的大小与振动的初始条件有关,但当系统以任一阶固有频率作同步谐振动
时,振幅比却和固有频率一样只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同时联系到式(5-3)不难看出两个质量块任意瞬时位移的比值
x 1也同样是确定的,并且等于振幅比,即:
(1) x 2
=ν1, x 1(1)
(2) x 2
=ν2 (5-9) x 1(2)
其它各点的位移则都可以由x 1和x 2所决定。这样在振动过程中,系统各点位移的相对比值都可由振幅比确定。也就是说,振幅比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振动形态,因之称为主振型。与p 1对应的振幅比ν1称为第一阶主振型,与p 2对应的振幅比ν2称为第二阶主振型。
将式(5-7)中的p 1、p 2之值带入式(5-8),得
1?a -d ν1=?+
1?a -d ν2=?+
2?a -d ?
?+bc ?0
???? 2??a -d ?
??2????
这表明,系统以频率p 1振动时,质量m 1与m 2按同一方向运动;以频率p 2振动时,总是按相反的方向运动。
系统以某一阶固有频率按其相应的主振型运动,称为系统的主振动。第一阶主振动为
x 1=A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