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相似图形4.6.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二)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相似图形4.6.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二)教案
一、学情分析
同上
二、教材处理中的问题与思考
如何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⑴如果△ABC与△A’B’C’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一定相似吗?
⑵如果△ABC与△A’B’C’有一个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一定相似吗?如果这个角是两边的夹角,那么它们一定相似吗?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⑴对于每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别方法,教材先提出猜想,然后画图、测量、计算、推理、验证让学生体会得到结论的全过程。
⑵学生不是被动或机械记忆结论,只有这样,学生对结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己动手并总结推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进行判断,证明及计算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的形势,创调一个有利于学生动手探究的情境,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体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⑵通过对判定方法的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领会分类思想.
(二)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2、3的推导过程,掌握判定方法2、3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
判定方法的推导及运用
(四)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如图,AF∥CD,∠1=∠2,∠B=∠D,你能找出图中几对相似三角形?并逐一说明相似的理由.
图4-30
现在我们已经有两种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一种是定义,一种是判定方法1。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这一问题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2、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继续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是指从角的方面考虑的,下面我们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我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也有只用边来进行判断的,即SSS公理.大家能不能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只用边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呢?并验证结果。
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
四人小组进行实验,寻找规律,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画△ABC与△A′B′C′,使、和都等于给定的值k.
(1)设法比较∠A与∠A′的大小、∠B与∠B′的大小、∠C与∠C′的大小.
(2)△ABC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改变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
经过探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前面两种判定方法我们都是只从角或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的,下面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还是要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ASA,SAS,AAS,其中ASA、AAS我们就不用考虑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判定方法1、2,下面来验证SAS,大家还是先猜想,然后再验证.
画△ABC与△A′B′C′,使∠A=∠A′,和都等于给定的值k.设法比较 ∠B与∠B′的大小(或∠C与∠C′的大小)、△ABC与△A′B′C′相似吗?
(2)改变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
我们又探索出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拓展训练
想一想
下面验证SSA,即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结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不相似.
3、巩固新知、当堂训练
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在这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完了一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注意:从这四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判定方法比较麻烦,需要研究三对角、三对边,而后面的几种方法最多只需要研究三对边或角,因此定义法一般不利用.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角,就用第二种判定方法;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边,就用第三种判定方法;如果既有角又有边,则可考虑用第四种方法判断.
基础训练
议一议
如图4-32,△ABC与△A′B′C′相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
图4-32
课堂练习 P 123—1
4、反思小节、体验收获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相似三角形的另两种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培养了大家的探索精神,同时懂得了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本节课的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里就是能利用判定方法进行有关证明,你学会了吗?
5、作业
P 124—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