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墨梅图题诗 1教案 北师大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墨梅图题诗 1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
卓(zhuó)尔不群 花蕊(ruǐ)厌恶(wù)
2.词:
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 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 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
(1) 王冕作诗的原因;
(2) 王冕作诗的目的;
(3) 图中梅花的特点。
2. 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
(例:“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表达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志向,也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四、合作探究:主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墨梅图题诗 2教案 北师大版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在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淡”、“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音乐、资料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板书作者、诗题。读课题)
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
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
二、初读诗歌
放声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看看读完古诗后你会有什么疑问。(多读几遍)
(一)朗读:1.指名读,正音:乾坤 2.齐读。
(二)质疑:
1.读完诗歌后,你有什么疑问?
2.小结:为何作者画笔下的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丝毫没有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得到人们的夸奖呢?
三、品读解疑
咱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