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1学案.doc

发布:2016-04-12约2.9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化学预习学案(学生用) 课题: 溶解度1 姓名: 班级: 日期 知识要点:饱和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3.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 一.预习提纲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探究活动一】物质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1.食盐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阅读P33, 表1.氯化钠溶于水 步骤 Ⅰ Ⅱ Ⅲ 操作 在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 继续加入5gNaCl, 搅拌 再加入5gmLH2O,搅拌 现象 固体溶解固体溶解剩余固体溶解溶解现象与和的量有关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阅读P3,?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固体全部溶解 ???? 溶解现象还与有关。 再加入5g硝酸钾 部分固体有剩余 加 热 剩余固体溶解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部分固体有剩余 冷 却 剩余固体增多 【思考】上述实验过程中形成的溶液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依据是什么? (1)室温下,在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形成的是____溶液,依据是______;继续加入5gNaCl,搅拌成的是____溶液,依据是_______。再加入5gmLH2O,搅拌,原来的___溶液变为____溶液,依据是_______。 (2)室温下,在20mL水中加入5gKNO3,搅拌形成的是____溶液,依据是_______;再加5gKNO3,搅拌形成的是____溶液,依据是_______;加热时,原来的___溶液变为____溶液,依据是______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1)在一定温度下,观察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固体溶质存在,如___,且溶质的量___,则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若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则该溶液(“一定”、“可能”、“不一定”)是___饱和溶液。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改变温度或改变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通常有以下转化关系: 【知识拓展】浓溶液和稀溶液 【实验探究】在常温下,向试管①、试管②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 mL蒸馏水,再分别加入NaCl、Ca(OH)2固体各2 g,振荡,观察____试管中固体全部溶解,____试管中固体部分溶解。 静置后,试管___中得到的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试管①、试管②相比,试管___溶液浓些。 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浓溶液____(“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是不饱和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___。即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___的。 例如20 ℃时的NaCl饱和溶液肯定比20 ℃时的NaCl不饱和溶液浓。具体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二.预习检测: 基础训练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一般有两种方法: ⑴观察溶液底部有无________的溶质; ⑵溶液底部若无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另加入__________,若______则溶液饱和。 3.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为????????? 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A.m2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m3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m2 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2.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 溶液,向其中加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