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第2课时学案.doc

发布:2017-01-01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题2 溶解度(学案) (第2课时) 【复习】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若有不溶物,则为饱和溶液,若无不溶物,则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 ;若不能溶解,则是 。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4、结晶的方法: 、 【学习新知】 【合作探究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提问】20℃时,10g水,加入5gKCl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该溶液饱和吗? 要使KCl继续溶解下去,有几种方法?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单位: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①把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  ②20℃时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20℃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 )  ④20℃时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 (2)含义: 例: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①在20℃时,在 水中溶解 NaCl,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 ②在20℃时,在 水中最多能溶解 NaCl 【例2】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①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 ②20℃时从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蒸发掉100g水,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 ③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水、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④20 ℃时,往10g水中加入4g氯化钠,所得溶液质量为14g。( ) 20 ℃时,100g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前提:20℃)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 (20℃) 【合作探究2】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设问】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以下几方面会影响溶解的现象,那么这几方面会影响固体的溶解度吗?例如:①改变水的量 ②改变温度 ③搅拌 ④将固体研碎 ⑤换一种溶质 ⑥换一种溶剂 (4)影响因素:①内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或种类 ②外部因素: 2、溶解度表示方法 【合作学习】根据表9-1的数据,在图9-11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作为课外作业在预习新课时完成;并完成P36页-P37页2、3。(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 ②30℃时,比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③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P点的含义 。 ⑤Q点表示15℃时,乙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丙为 溶液。 (2)点的含义: ①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溶液是该温度下某溶质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某溶质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③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