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溶解度(精品学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Page13/NUMPAGESPages13
课题2溶解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掌握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认识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3.认识溶解度曲线,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并进行相关计算。
二、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学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三、考点精讲
(一)饱和溶液
1.影响物质溶解限度的因素
(1)溶剂的量: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是。
(2)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物质的;温度降低,物质的。
一般情况下,在下,物质在中的溶解是的。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下,向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下,向里加入某种溶质,所得溶液该溶质,则该溶液叫做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三要素
①“一定温度”:因为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若改变温度,溶液可能转变为。
②“一定量的溶剂”:因为一般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是有限度的,所以,若改变溶剂的用量,可以改变溶质的溶解限度,可能使溶液由状态转变为状态。
③“这种溶质”:因为一种溶剂可以溶解,且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如20℃时,NaCl的饱和溶液NaCl了,但KNO3,即此溶液对于NaCl来说是溶液,但对KNO3来说则是溶液。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继续加入该溶质,如果该物质的,那么溶液是;如果该物质的,那么溶液是。
②溶液底部有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③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硝酸钾降温结晶、、
硝酸钾降温结晶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关系
①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
②饱和溶液浓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
③对于而言,在下的中,饱和溶液
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3.结晶
(1)定义:结晶是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析出的过程。
析出晶体后的饱和溶液叫做母液。
(2)结晶的方法
蒸发溶剂
(即蒸发结晶)
适用于任何固体物质,特别适用于在一定量水中的固体物质。如海水晒盐
冷却热饱和溶液
(即降温结晶)
适用于在一定量水中的固体物质。如从KNO3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晶体
氯化钠(3)海水晒盐
氯化钠
多种化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