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学案.doc

发布:2016-06-30约1.9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学案 一、知识梳理 1、固体的溶解度(S) (1)概念的理解: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四要素: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 标准:100g溶剂 ③ 状态:饱和状态 ④ 单位:g 概念的巩固: 判断正误: ① 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 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 ) ②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26.5g 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6.5g. ( ) ③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 ( ) ④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解度为36克. ( ) 2、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点:a、曲线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表示物质的_________随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 面: a、曲线下面表示的溶液为___________溶液。 b、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____________溶液(有晶体)。 3、将饱和溶液降温 a、A和B的饱和溶液 ①溶解度变_____ ②溶质________; ③溶质质量分数变_____; ④ 是____________溶液 冷却(降温)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_______析出的晶体多. b、把C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①溶解度变_____ ② 溶质质量______________ ③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溶液为___________溶液. 直击中考 (2010)26.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点的含义是,c点表示的A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30℃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3)25℃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4)10℃时,将20克B物质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克。 (2011)26.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A物质4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g。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012)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克 B.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C.60℃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甲>乙 (2013)2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31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三、畅谈收获 四、作业布置 1、20℃,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掉20g水后,又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则( ) A、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2、20℃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所配置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0 t1 t2 温度/℃ 溶 解 度 /g 40 20 A B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