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复习学案0755.doc

发布:2018-02-26约4.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 GB2 ⑴理解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加深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 = 2 \* GB2 ⑵认识温度、溶质的变化对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变化的描述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推荐发言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难点:理解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变化 学习过程: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在图上你获得怎样的信息? 2、溶解度曲线上A点的意义 3、完成表格(用数据填空) t/℃ S/g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ω(溶质) 溶液状态 A溶液 4、在一定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甲 甲 50 A 温度/℃ S/g 25 0 设疑: 溶解度曲线图中任何一点表示的溶液,默认溶剂的质量为100克,那么,A点表示的溶液随着温度、溶质的变化会发生变化吗? 二、 温度、溶质的变化在溶解度曲线上的反映 探究活动 在上图溶解度曲线上探究温度,溶质质量的变化对A点溶液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点 1、设点(画出相应的点) 温度的变化 温度升高(20℃) B点 温度降低(20℃) C点 溶质质量的变化 溶质增加(30 g) D点 溶质减少(10 g) E点 2、定点(用数据填空) 存在否 t/℃ S/g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ω(溶质) 溶液状态 B点 C点 D点 E点 3、变点 比较数据的变化(用增大、减小 升高、降低 饱和、不饱和填空) = 1 \* GB2 ⑴、A→B溶液 t/℃ S/g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ω(溶质) 溶液状态 A→B溶液 = 2 \* GB2 ⑵、A→F溶液 t/℃ S/g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ω(溶质) 溶液状态 A→F溶液 = 3 \* GB2 ⑶、A点溶液能转化成G点溶液吗?方法: t/℃ S/g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ω(溶质) 溶液状态 A→G溶液 三、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P溶 P 溶解度\ 乙 甲 0 t1 t2 t3 温度/℃ g 50 = 1 \* GB2 ⑴P点表示的意义 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 2 \* GB2 ⑵ 在t3℃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 = 3 \* GB2 ⑶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 = 4 \* GB2 ⑷大量的甲物质中含少量的乙,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 20 60 温度/℃溶解度/g30A 20 60 温度/℃ 溶解度 /g 30 A B C = 2 \* GB2 ⑵ 20℃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 3 \* GB2 ⑶ 将2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 3、讨论: = 1 \* GB2 ⑴、上图中的C能表示氢氧化钙吗? = 2 \* GB2 ⑵、利用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在上图大致画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0.18 0.17 0.14 0.12 0.09 0.08 = 3 \* GB2 ⑶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比较两条溶解度曲线,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它们的陡斜程度不一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