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化学论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缪徐.doc

发布:2017-01-08约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化学论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缪徐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 缪 徐 (如东县实验中学 江苏 如东 226400) 一、教学提示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 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 浙江建筑,第27卷,第2期,2010年2月ZhejiangConstruction,Vol.27,No.2,Feb.2010 上海外滩半岛酒店给水排水系统设计 DesignoftheWaterSupplyDrainageSystem oftheSh… 论辨证论治十法.txt如果你同时爱几个人,说明你年轻;如果你只爱一个人,那么,你已经老了;如果你谁也不爱,你已获得重生。积极的人一定有一个坚持的习惯。论辨证论治十法 论辨证论治十法(1)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1月10日 □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 缪 徐 (如东县实验中学 江苏 如东 226400) 一、教学提示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 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 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 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 通过师生互动、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解度的涵义。 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分析 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溶解限量限定因素的认识细化、对溶解限量实质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坐标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糖和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的溶解吗?(不能)事实上,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会有一个限量。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 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 (1)学生猜想(其间贯穿师生活动,配以媒体展示)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溶剂的多少 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应对学生“溶剂种类”的猜想——溶剂的种类对溶质的溶解限量是有影响,但今天研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因此,这一因素暂不考虑。 ●应对学生“搅拌”的猜想——搅拌是影响溶解的因素,但影响的是溶解限量还是溶解速率呢? 请你回家后做一个糖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相信你会搞明白的。 (2 )教师讲述:水涨船高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个成语,由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悟出上述哪一点猜想是正确的?(“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的猜想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知道另外两个猜想是否正确呢?(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 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要探究溶质种类对溶解限量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溶质种类)必须控制其不变的因素是什么?(溶剂的质量和温度)要探究温度对溶解限量的影响,又要注意什么呢?(温度改变,溶质种 类和溶剂质量保持不变)现在请同学们依据刚才的分析以及屏幕上的提示,去设计两个实验方案, 设计过程中可以单独思考,可以阅读教材 40 页的内容,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3)学生设计探究实验1、2的方案(探究实验1中,提供的药品是硝酸钾和熟石灰各1g;探究实验2中,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一袋,3g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的水都是5mL)。 (4)实验方案汇报交流(教师做简要的点评)。 (5)学生完成实验,实验2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3gKNO3 3gKNO3 3gKNO3 4.5gKNO 3 Ⅱ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1:1g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1g熟石灰未能在5mL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