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曲线).doc

发布:2017-03-24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一)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溶液所处的状态。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状态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度下,两种物质的相等。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______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______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图中P点表示______ (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三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2)a点说明A、B两物质的溶解度在t2℃时 。 (3)当温度低于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4)当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从B和C的饱和溶液中所得到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三、例题评析 例1、右图是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N比M的溶解度大 B、温度从t1℃升高到t3℃时,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 C、M比N的溶解度大D、N中含有少量M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N例2、如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0C时,将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00C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200C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C600C时,200g水中溶解80g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0C时,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 D、300C时,将35g硝酸钾和35g食盐同时溶于100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 1、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3℃时,100g水中溶解了m2gX,降温至T2℃时溶液可恰好达到饱和 C、T3℃时,100g水中溶解了m3gX,降温至T2℃时可析出(m3-m2)g晶体(不含结晶水) D、T2℃时,X与Y的溶解度相同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2)t3℃时,将a、b、c分别溶解在50g水中,均形成了饱和溶液,冷却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3)n点表示______。(4)为从混有少量c的a中提纯a,可采用_____法。t1℃时,取50g的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t2℃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T3OC时,将A、B、C三种物质分别溶于10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从T3降至T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3OC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浓度最大 B.T2OC时,由A、C两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C.T1OC时,由B物质所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最大,C的最小 .T1OC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4、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点的意义是______。(2)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g水,A点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A、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前者大”或“后者大”或“相等”)。 当处于A、B点状态的该溶液分别发生下列变化(其他条件不变)时, 试参考表中例示描述A、B点的变动过程。 A点的变动 B点的变动 ①升高温度 向右平移 ②降低温度 ③蒸发溶剂 ④稀释溶液 ()将该溶液从状态A改变为B有多种途径。试设计并简述一操作最简单、结果最准确的实验途径:2.请根据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