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节 初识Windows 98 说课稿.docx
高一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节初识Windows98说课稿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高一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节“初识Windows98”。主要包括Windows98的基本操作、界面组成、窗口操作、菜单操作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之前所学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相联系,如鼠标、键盘的使用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Windows98的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操作实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具备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Windows98的基本操作,包括窗口、菜单、对话框的打开和关闭,以及窗口的移动、调整大小等。
②能够识别和操作Windows98的常用功能,如任务栏、开始菜单、控制面板等。
③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高效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区分Windows98中的不同菜单命令和快捷键,以及它们的功能和适用场景。
②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技巧,能够在复杂的文件系统中快速找到所需文件。
③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多种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④理解Windows98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计算机操作打下基础。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高一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以便跟随课堂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Windows98操作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操作步骤和界面元素。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实验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Windows98操作系统,并检查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实验操作台附近布置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什么新的内容呢?”
-教师展示Windows98的界面截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Windows98的世界,探索它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演示Windows98的启动过程,讲解启动后的界面组成,包括任务栏、开始菜单、桌面等。
-教师讲解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移动、调整大小等,并现场演示。
-讲解菜单操作,包括菜单栏、菜单项、快捷键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菜单功能。
-讲解控制面板的使用,演示如何添加或删除程序,以及如何调整系统设置。
-引导学生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台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每个小组需完成以下任务:打开Windows98,调整桌面背景,创建一个文件夹,并移动文件到该文件夹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Windows98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提问学生:“大家掌握了哪些Windows98的操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指出操作中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尝试使用Windows98中的搜索功能,找到你感兴趣的一个文件或程序,并简要描述其功能和用途。”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Windows98的命令行操作:介绍Windows98的命令行界面,包括常用的DOS命令,如dir、copy、move、del等,以及如何在命令行中执行这些操作。
-Windows98的系统优化:讲解如何通过系统设置和第三方软件来优化Windows98的性能,如调整内存使用、磁盘清理、系统更新等。
-Windows98的网络配置:介绍如何在Windows98中设置网络连接,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连接的配置方法。
-Windows98的安全特性:探讨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