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
乘加、乘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乘法与加法、减法之间的运算关系,包括乘加、乘减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加、乘减运算的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数学抽象能力,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内在逻辑。
2.培养逻辑推理意识,学会运用运算顺序解决问题。
3.提升运算能力,熟练进行乘加、乘减计算。
4.增强应用意识,将乘加、乘减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乘加、乘减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基础,能够进行两位数以内的加减计算。此外,他们对乘法概念也有初步的了解,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形式。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对新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能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操作和游戏来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习惯于通过听讲和练习来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乘加、乘减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理解运算顺序的复杂性,尤其是在涉及多个运算步骤时;二是将乘法与加法、减法结合起来的运算技巧;三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逻辑推理能力不足。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足够的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运算规则的概念框架,并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直观操作,通过实物演示和板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解答,共同解决运算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乘加、乘减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4.穿插趣味游戏和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知道它们是两种基本的运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乘加、乘减,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生:乘加、乘减是加法和减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新课讲解
(1)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师:那么,乘加、乘减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课本上这样告诉我们:乘加是指先乘后加,乘减是指先乘后减。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乘加或者乘减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先计算乘法,再进行加法或者减法。
(4)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我将会给出一些乘加、乘减的问题,请大家按照顺序计算,并写下答案。
(5)师:现在,我来给出第一个问题:3×4+2。请同学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写下答案。
(6)师:好,第二个问题:5×3-1。同样地,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写下答案。
(7)师:接下来,第三个问题:2×6+4。请大家按照顺序计算。
(8)师:最后一个问题:7×2-3。请大家认真计算。
(9)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互相检查一下答案,看看谁计算得又快又准。
(10)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非常重要。如果顺序错了,计算出来的答案就会出错。
三、巩固练习
(1)师:为了进一步巩固我们对乘加、乘减运算的理解,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
(2)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按照页码找到练习题,认真完成。
(3)师: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互相讨论,共同解决。
(4)师:完成练习题后,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实际问题解决
(1)师: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看看乘加、乘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师:请同学们拿出课本,找到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华有3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
②小明有5个橘子,他给了小红3个,还剩下几个橘子?
(3)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两个问题,并写下答案。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检查答案,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五、课堂小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乘加、乘减运算,了解了它们的运算顺序和法则。
(2)师: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我们发现乘加、乘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师: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乘加、乘减运算,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后作业
(1)师:为了巩固今天所学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②思考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