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买文具教案北师大版.docx
Page2
买文具
教学内容:P5~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欢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依次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4
二、探究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依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留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须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学生通过探讨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
b.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
(3)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全班探讨:18÷3+4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发觉: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探讨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觉: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与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当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
P6“试一试”。
1、提示:先算调皮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依次,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3×7+12 5-12÷4
四、巩固练习:
P6~7连一连全部内容。
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
解法二: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须要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