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混合运算第6课时 过河(2)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x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第6课时过河(2)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混合运算第6课时过河(2)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二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探索一个有趣的题目——“过河(2)”。这是一道充满挑战的混合运算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解开谜题,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共同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混合运算的应用。例如,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正确计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并能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重点强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题目中“过河(2)”的情景,学生需要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并正确计算出结果。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并应用运算顺序。例如,在“过河(2)”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
-难点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抽象思维。例如,学生可能难以将题目中的“过河”情景抽象成数学表达式,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理解数量关系和运算逻辑。
-难点三:在复杂运算中保持准确性。例如,学生在进行多位数混合运算时,可能因为计算错误而得出错误答案,需要教师教授他们如何检查和验证计算结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特别是第6课时的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过河(2)”问题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可视化问题情景,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以辅助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让学生在必要时进行辅助计算。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过河(2)”。你们知道过河需要用到什么吗?对,是船!但是,今天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过河的问题。准备好,我们一起踏上数学的过河之旅吧!???♀????♂?
(2)提问:你们认为在过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分享你们的想法。
二、新课讲授
1.引入问题情景
(1)老师展示图片:一张小河两岸的图片,一边是5个苹果,一边是3个橘子。
(2)提问:如果小明要从左边搬到右边一个苹果,再从右边搬到左边一个橘子,最后他手上剩下几个苹果和橘子?
2.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讲解解题步骤:先计算小明搬苹果后的数量,再计算搬橘子后的数量。
3.讲解运算顺序
(1)强调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2)举例说明:5+3×2的计算顺序。
4.讲解解题方法
(1)讲解两种解题方法:直接计算法和列式计算法。
(2)举例说明两种方法的运用。
5.练习巩固
(1)老师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老师逐一进行讲解和点评。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道过河问题。
(2)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题并分享解题思路。
2.小组汇报
(1)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2)老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混合运算的应用。
2.总结解题方法,让学生明白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六、课堂评价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2.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学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系列,如《九章算术》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以及古代数学家的贡献,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游戏:《24点》游戏,通过数字组合成24点的游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快速计算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数学现象: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如排队、购物、建筑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数学元素。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