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五 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 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x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嗨,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开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课时的学习之旅——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可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里程碑哦!通过这节课,我们将学会如何巧妙地运用除法,让我们的数学运算更加灵活多变。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核心素养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通过混合运算的学习,锻炼逻辑推理和运算策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增强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让我们掌握运算技巧,更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
-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含有括号的计算。
-举例:例如,计算表达式12-5+3÷2,学生需要先进行除法运算,然后是减法,最后是加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和区分不同运算符号的优先级。
-正确处理含有括号的复杂表达式。
-举例:在处理表达式(10+2)×3-4÷2时,学生可能会混淆括号内外的运算顺序,难点在于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进行乘法,最后是减法和除法。此外,学生还需要注意括号对运算顺序的影响,如先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然后再进行括号外的运算。
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与示范结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作用。
2.小组讨论:分组进行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合作和交流。
3.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游戏和挑战,如“运算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运算技巧。
4.多媒体辅助: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运算步骤。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上课伊始,我会用一幅生动的插图引入,比如一幅描绘了农田里农民在收割的场景,并提出问题:“如果农民收割了12亩地,每亩地收割了5袋粮食,那么总共收割了多少袋粮食?”通过这个问题,我们自然地过渡到除法的概念。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1.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我会用PPT展示一个清晰的运算顺序表,并解释为什么先做除法和乘法,再做加法和减法。我会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这一点,比如计算4+3×2和4+(3×2)。
2.解释括号的作用:我会解释括号如何改变运算的顺序,并展示几个包含括号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括号如何影响最终结果。
3.逐步解决复杂表达式:我会展示如何逐步解决包含多个运算符和括号的复杂表达式,比如计算(12-5+3)÷2。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1.运算接力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第一个解决正确的小组获得接力棒,最后一个解决正确的小组赢得比赛。
2.拼图挑战:提供一系列的运算卡片,让学生根据运算顺序将它们拼成正确的表达式。
3.数学故事:让学生创作一个包含混合运算的故事,并解释故事中的数学逻辑。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3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讨论如何识别运算顺序:学生可以讨论在遇到复杂表达式时,如何通过观察运算符和括号来确定计算的顺序。
2.分享解决难题的策略: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解决复杂运算问题时使用的策略,比如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或者使用纸和笔进行草稿计算。
3.探讨错误的原因:学生可以讨论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比如忽略了括号或错误地应用了运算顺序。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内容: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混合运算的顺序、括号的作用以及如何解决复杂的运算表达式。我会通过一个简短的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如“什么是混合运算?”和“为什么括号是重要的?”通过这样的回顾,我希望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
-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混合运算的趣味题目:可以收集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如“如果一只小船上有5只鸭子,每只鸭子有2条腿,那么小船上一共有多少条腿?”这样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练习混合运算。
-数学故事书:推荐一些包含数学元素的儿童故事书,如《数学岛历险记》等,这些书籍可以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