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测试题(答案).docx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般趋势的是()
A.从抽象到具体B.从主动到被动C.从简单到复杂D.从凌乱到有序
答案:CD。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凌乱到有序。A选项顺序错误,B选项顺序错误。
2.34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
答案:A。34岁幼儿主要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直接感知的事物和实际的动作。具体形象思维在45岁逐渐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晚期才开始萌芽,辩证思维不属于幼儿阶段的思维方式。
3.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答案:C。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幼儿根据老师讲的故事在头脑中浮现形象属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4.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B.游戏C.劳动D.体育活动
答案:B。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它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学习在幼儿期还不是主导活动,劳动和体育活动在幼儿期也不是占据主导地位。
5.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答案:D。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这儿有个苹果”是对苹果整体属性的感知,体现了知觉活动。“真香!”体现的是嗅觉感受,属于感觉;“我要吃!”体现的是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这是什么?”体现的是认知上的疑问。
6.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得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
答案:A。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且逐渐发展。所以B、C、D选项错误。
7.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情绪不稳定B.情感丰富化C.情绪可控性强D.情绪易冲动
答案:C。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包括情绪不稳定、情感丰富化、情绪易冲动、情绪外露等,幼儿的情绪可控性较差,所以C选项不属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8.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模仿性强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活泼好动
答案:A。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模仿性强,他们常常模仿成人的行为、语言等。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活泼好动也是幼儿的特点,但不是性格方面最典型的特点。
9.幼儿亲社会行为中发生频率最多的行为是()
A.合作B.分享C.安慰D.援助
答案:A。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发生的频率最高,幼儿在游戏等活动中经常需要合作来完成任务。分享、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也会出现,但相对合作来说频率较低。
10.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
答案:A。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他们先认识颜色的名称,然后逐渐能够更准确地辨别颜色。明度、色调、饱和度是颜色的属性,但在幼儿阶段,颜色名称与辨别联系更紧密。
11.下列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
答案:C。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榜样(如暴力影视中的行为会被幼儿模仿)、强化(如果攻击行为得到了奖励或关注就可能被强化)、挫折(挫折可能引发幼儿的攻击行为)。而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考虑问题,体验他人的感情,它有助于减少攻击性行为,不属于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2.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问题言语,另一种是()
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对话言语D.连贯言语
答案:B。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问题言语是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游戏言语是在游戏活动中伴随动作和想象而产生的言语。情境言语是幼儿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言语表达;对话言语是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