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试卷测试题(带答案).docx

发布:2025-04-04约7.1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试卷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幼儿教育的对象是()

A.03岁儿童B.36岁儿童C.06岁儿童D.26岁儿童

答案:C。幼儿教育是对06岁年龄段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它涵盖了婴儿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两个阶段。

2.下列哪种学习方式更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A.教师讲解式学习B.幼儿自主探究学习C.同伴竞争式学习D.成人监督式学习

答案:B。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认识世界。自主探究学习能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3.()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A.游戏B.学习C.劳动D.运动

答案:A。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创造力,促进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4.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答案:A。2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此时儿童开始出现最初的独立性,表现为“闹独立”,常常不愿意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5.幼儿看到天上的白云,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答案:A。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幼儿看到白云时不由自主地进行想象,属于无意想象。

6.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答案:C。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幼儿根据老师讲的故事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

7.幼儿期儿童的记忆主要特点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抽象记忆占优势D.语词逻辑记忆占优势

答案:A。幼儿期儿童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他们往往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记住一些事物,对感兴趣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容易记住。

8.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B.由下到上、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C.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粗到细D.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细到粗

答案:A。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由上到下(先抬头、后坐、再爬、最后站立和行走)、由近及远(先发展手臂和腿部的大肌肉动作,再发展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动作)、由粗到细(先学会大动作,如抓握、挥舞,再学会精细动作,如穿珠子、写字)的规律。

9.幼儿期儿童的情绪特点不包括()

A.易冲动B.易外露C.易控制D.易变化

答案:C。幼儿期儿童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易外露、易变化的特点,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比较强烈,而且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0.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B.教师自评C.家长评价D.社会评价

答案: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11.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被称为()

A.思物B.恩物C.念物D.玩物

答案:B。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为儿童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称为“恩物”,意为神恩赐给儿童的礼物,通过玩恩物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和宇宙的规律。

12.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综合性D.活动性

答案:C。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题干中教师的做法将不同领域的教学割裂开来,违背了综合性原则。

13.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答案:D。56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对文字符号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认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