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乙酸酯和油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节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乙酸 莱芜四中:吕荣海 乙酸分子比例模型 乙酸分子球棍模型 二、乙酸 1、分子组成与结构 CH3COOH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原子团: 或—COOH O —C—OH C H H H H O C O C2H4O2 羧基 2、乙酸的物理性质 颜 色 : 无色 强烈刺激性气味 液体 117.90C 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俗称醋酸。 沸 点 : 熔 点 : 16.60C 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因此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溶解性: 易溶于水和酒精 气 味 : 状 态 : 实验设计 药品: 石蕊、锌粉、NaOH溶液、 MgCl2溶液、 CuO粉未、 CaCO3粉末、乙酸溶液。 活动·探究:乙酸的酸性 CH3COOH CH3COO- + H+ 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可行方案有: 方案一: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 方案二:往锌粉中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三:加入MgCl2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五:往CaCO3粉未中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四:乙酸和CuO反应 变红色 有气泡冒出 沉淀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CH3COOH,H2SO3, H2SO4,H2CO3,HClO 三、化学性质 1、乙酸的弱酸性 酸性:H2SO4 > H2SO3>CH3COOH>H2CO3 > HClO 判断酸性强弱顺序: CH3COOH CH3COO- + H+ 家庭中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暖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迁移 应用 CaCO3 + 2CH3COOH → (CH3COO)2Ca + CO2↑+ H2O Mg(OH)2+2CH3COOH → (CH3COO)2Mg + 2H2O 在试管里加入3mL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 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加入2-3块小脆瓷 片;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使 馆3-5min,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 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乙酸乙醇 饱和Na2CO3溶液 观察·思考: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1)浓硫酸的作用 (2)饱和的Na2CO3溶液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①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②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实验结论: 在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该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 (3)加热的目的? ①提高反应速率 ②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 ③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4)导管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以下?为什么? 导管作用是导气、冷凝。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以下,防止发生倒吸。 1、加药品的顺序: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然后加乙酸。 2、试管要上倾450,使液体受热面积大。 3、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受热不均发生液体倒吸。 4、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碱性太强,使乙酸乙酯水解。 5、加碎瓷片的作用:防止爆沸。 注意点: 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 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 O CH3-C-OH + H-O-C2H5 浓硫酸 CH3-C-O-C2H5 + H2O O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定义: 酸失-OH 醇失-H 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注意: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实质是取代反应。 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2. 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课堂练习 D D 3.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丁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 A.仅②④⑤ B.仅①③④ C.仅①②③④ D.全部 D 很多水果和花草具有芳香气味,如草莓、香蕉等,这些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