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3酯和油脂教案鲁科版必修2.doc
PAGE
3-
酯和油脂
一、设计思路
从青海独特的地方艺术——酥油花的成分引入新课,贴近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复习酯化反应、可逆反应先引领学生进入乙酸乙酯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油脂奠定基础,形成了乙酸乙酯——油脂——肥皂制备(实践)的学问线索。教学设计遵照这种依次,突出酯与油脂结构上的相像、在水解反应中的相应改变。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酯与油脂间的从属关系-油脂是一种酯。为了强化学生对乙酸乙酯水解状况的驾驭,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学生分组试验和探究的最终结果得出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因为都含有酯基,结构确定性质,从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推想油脂的水解,并加入了肥皂制备试验,既为学生树立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践价值,也培育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对乙酸乙酯不同条件下水解程度的探究,得出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让学生知道酯水解的实质和断键的位置,为学生驾驭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打下基础。
2.从生活阅历和试验探究动身,相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亲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3.通过对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程度的探究和家庭小试验的支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力,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
4、从地方特色艺术引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青海省最大的寺庙是哪座寺庙?在这座寺庙里有艺术“三绝”,你知道是哪“三绝”吗?
[举手回答]
[引入新课]酥油的主要成分是从牛奶或者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脂肪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学问点。
[温故知新]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所学的酯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断键位置、可逆反应。
[板书]一、乙酸乙酯
[老师]引导学生视察、探究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
[学生]视察得知:乙酸乙酯为无色油状具有香味的液体。
试验探究得知: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条件对乙酸乙酯的水解的影响程度。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鲁科版化学必修二教材第81页试验探究的可行性、不足之处。然后给学生讲解改进试验所用的药品试剂,让学生依据供应的试剂、用品自己设计试验、完成试验,并讲解并描述理由。
[学生]设计完成试验,展示试验结果和现象。
[老师]总结乙酸乙酯水解的方程式、实质和留意事项。
留意事项:
(1)乙酸乙酯在有酸(或碱)存在时,水解生成乙酸(或乙酸盐)和醇。
(2)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3)在有碱存在时,乙酸乙酯的水解趋于完全。
[老师]图片分析引入油脂。
简洁介绍油脂的概念、分类。
[学生]依据生活常识说出油脂的物理性质。
[老师]补充说明、完善油脂的物理性质。介绍生活食用油脂的颜色与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有关系。
[学生]理解、记忆。
[老师]重点讲解并描述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依据结构确定性质,类比得出,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1.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甘油
[讲解并描述]乙酸乙酯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水发生的反应我们称为水解反应。
[板书]二、水解反应
[学生活动][归纳小结]油脂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水解。
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又称皂化反应,水解生成的硬脂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该反应用来制肥皂和甘油。
[学生]观看视频油脂制肥皂,回答“迁移和应用”提出的问题。
[老师]介绍油脂的价值。
课堂小结: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点,知道结构确定性质。
布置作业:作业布置留意落实基础、留意学生的动手实力。
1、会书写乙酸乙酯和油脂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2、利用厨房和家里的用品,自制肥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探究试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整个设计比较新奇,尤其是两套试验方案,虽然装置有差异,但都削减了乙酸乙酯的挥发,并且现象都特别明显,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老师本人的语言不够精练,还须要在平常多留意,多改进。其次、学生基础不是太好,探究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处于观望状态,动手较少,沟通意识也不是太强。第三、青海位于高原地区,海拔高,最初的室温较低,只有16℃,烧杯中的水升温的速度较慢,整个试验用时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