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4糖类教案7鲁科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13约1.9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糖类

课题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

教学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葡萄糖的检验、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葡萄糖、蔗糖的性质。

教学难点

葡萄糖检验、蔗糖的水解试验设计

教学方法

探讨法、小组合作法、试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运用

课件、导学案、试验仪器与试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培育化学核心素养

新课

导入

【引入】

呈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图片

【思索】

推断哪些图片与糖类物质有关?

通过不同物质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培育进一步探究学习糖类性质的爱好

自主

学习

【投影】

糖类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

【设置问题】

1.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吗?

2.糖类物质都甜吗?甜的物质就是糖类吗?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糖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了解部分糖类物质的物理性质。

【思索】

1.学生推断、回答

了解身边的甜味剂--糖精

3.学生一起说出它们的分子式。

4.学生探讨后,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对糖类物质物理性质进行“宏观辨识”,主动获得学问。

学生

演示

试验

【展示试验】

试验1: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CuSO4溶液3--4滴,再加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视察并记录试验现象。

讲解反应原理,共析异样现象缘由

学生代表演示;

学生视察:

试验操作是否正确

视察试验现象

现象:

(1)在NaOH中加入CuSO4时:有蓝色沉淀生成。

(2)加热后:在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4.分析缘由

培育学生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熬炼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实力。生自己依据自身阅历推断,从化学角度相识身边的物质。

分组探究试验

【展示试验】

试验2: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配制2mL的银氨溶液,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中加热3-5分钟,视察并记录试验现象

强调操作留意事项

1.学生仔细看试验步骤、小组依据要求完成试验,探究葡萄糖的性质。

2.每组仔细进行试验操作、在预习试验报告上记录试验现象。

3.选出代表汇报

4.分析特别试验现象的缘由。

培育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培育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运用已有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过渡

【设置问题4】人在长跑结束口服葡萄注射糖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索、回答C6H12O6(s)+6O2(g)→6CO2(g)+6HO(l)△H=-2804KJ/mol

创设熟识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老师演示

试验

【试验3】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CuSO4溶液3--4滴,再加入2mL10%的蔗糖溶液,加热,视察并记录试验现象。

学生视察试验现象:

现象:无明显现象。

结论:新制氢氧化铜与蔗糖溶液不反应

感受性质确定用途,感受化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分组探究试验

【试验4】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2mL,加入4--5滴稀硫酸。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5分钟,然后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弱碱性。备用。

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5%CuSO4溶液3--4滴,再加2mL备用溶液,加热,视察并记录试验现象

1、学生仔细看试验步骤、小组依据要求完成试验,探究葡萄糖的性质。

2、每组仔细进行试验操作、在学案上记录试验现象。

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结论:蔗糖在酸性条件下转化成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的物质

原理:C12H22O11(蔗)+H2O→C6H12O6(葡)+C6H12O6(果)

3、选出代表汇报

培育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运用已有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学习的力气。,

小结

回顾葡萄糖的性质,学生和老师一起归纳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问点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2.发生银镜反应;

3.发生生理氧化;

4.发生酯化反应;

5.与金属钠反应

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实力

【作业布置】

完善并上交预习试验报告

完成作业,巩固学问

接着巩固糖类的组成和性质

【课后探究】

1、以麦芽糖为原料,生产乙醇。

2、预习多糖的性质

拓展视野,预习下节课学问

了解其它糖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课后反思】

本节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阅历和生活实际动身,相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加意识。同时通过探究试验活动,激发学生爱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熬炼了学生的试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用化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