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为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愿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五年级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对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所了解,但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了解有限。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兴趣。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直观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古代科技成就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难以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现实感受。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缺乏深度,难以挖掘古代科技成就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教具(古代科技模型或图片)、黑板或白板。
2.课程平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电子版。
3.信息化资源:古代科技成就相关视频、图片、动画等网络资源。
4.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图片,如四大发明、古代水利工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代科技的世界,探寻那些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光芒的科技成果。”
2.讲授新知(20分钟)
-分组介绍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农业科技、天文历法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引导学生了解其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古代科技成就的应用和意义,如印刷术对文化传承的作用、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等。
-鼓励学生思考:古代科技成就为什么在我国产生?它们对世界有哪些贡献?
3.巩固练习(10分钟)
-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古代科技成就发生在现代,它们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分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古代科技成就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的亮点和不足。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性和价值。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作业布置(5分钟)
-阅读教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章节,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收集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图片或资料,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思考:如果你生活在古代,你会发明什么科技成果?为什么?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古代科技成就的书籍:《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四大发明》等。
-古代科技成就的纪录片:如《国家宝藏》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专题节目。
-古代科技成就的博物馆资源:如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等,可以提供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
-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网站:如中国历史网、中国科技网等,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科技信息。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与古代科技成就相关的书籍,如《中国古代科技史》等,以深入了解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国家宝藏》等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同时了解科技背后的历史故事。
-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等,通过实物和互动体验,直观感受古代科技成就的伟大。
-网络资源利用:指导学生利用中国历史网、中国科技网等网站,搜索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研究: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古代科技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如造纸术、火药等,通过查阅资料、制作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古代科技成就的现代应用场景,如现代印刷术的改进、火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古代科技成就的了解和看法,增进家校互动。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