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单元 12 古诗三首 精华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001].docx

发布:2025-02-26约3.0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单元12古诗三首精华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古诗三首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单元通过《古诗三首》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将通过品读古典诗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通过学习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登鹳雀楼》、《春晓》、《泊船瓜洲》三首诗的基本内容,包括诗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体会诗歌韵律: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平仄、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习诗人情感:通过分析诗人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提升情感共鸣能力。

2.教学难点:

-古诗意象的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往往富有象征意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人的情感与意象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领悟。

-诗歌情感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捕捉诗人的情感变化,需要教师通过分析诗句、注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古诗背诵与默写:学生往往在背诵和默写古诗时存在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录音设备

-课程平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配套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古诗朗诵音频、与古诗相关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古诗朗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板书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营造古诗学习的氛围。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古诗吗?请举例说明。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古诗三首》。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导入《登鹳雀楼》:

-朗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提问:诗人为何要登鹳雀楼?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学习《春晓》:

-朗读诗歌,感受春天的气息。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提问:诗人为何觉得“春眠不觉晓”?他听到了哪些声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3.学习《泊船瓜洲》:

-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离愁别绪。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提问:诗人为何要泊船瓜洲?他为何感到离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注意韵律和情感。

2.小组讨论:哪首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写一首古诗,你会写什么?

2.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鼓励并点评。

3.教师总结:古诗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意境和情感,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感受。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诗,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背诵三首古诗,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句的含义。

整个教学过程用时共计45分钟,教学环节紧凑,符合实际学情,紧扣重难点,注重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实现教学双边互动。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唐诗三百首》选读: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中的其他著名诗作,如《静夜思》、《登金陵凤凰台》等,以丰富学生的古诗阅读经验。

-《宋词三百首》选读:对于对古诗兴趣浓厚的同学,可以推荐《宋词三百首》中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江城子·密州出猎》等,感受宋词的魅力。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选读:这是一本涵盖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综合性读物,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古典诗词精品,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的学生深入阅读。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诗歌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