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安全记心上》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8《安全记心上》(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安全记心上》,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理解法律对个人安全的保障作用。
3.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火防灾等基本安全常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安全常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等,但对安全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深度了解不足。
2.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学习安全知识有较高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维持。
3.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
4.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复杂安全规则的理解、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安全知识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
2.课程平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电子版。
3.信息化资源:安全知识动画、安全标识图片、安全案例视频。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游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气与学生打招呼:“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非常重要的课——《安全记心上》。”
2.老师出示一个安全标识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它代表了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
3.老师总结:“没错,这是一个交通安全标识,它提醒我们在道路上要注意安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己。”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二是学会基本的安全常识;三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安全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3.老师总结:“安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全地生活。”
三、新课讲授
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a.老师讲述一个安全意识不强的案例,提问:“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b.老师总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安全意识不强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
2.基本的安全常识
a.老师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安全过马路吗?如何预防火灾?”(引导学生回答)
b.老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消防安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自我保护能力
a.老师讲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火灾、地震、溺水等,提问:“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回答)
b.老师总结:“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报警求助。”
四、课堂互动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五、实践演练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如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安全意识。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回答)
2.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基本的安全常识以及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
3.老师鼓励学生:“同学们,安全无小事,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七、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一些有关安全的知识,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2.老师强调:“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八、下课
1.老师宣布:“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2.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安全教育相关书籍:推荐《儿童安全知识手册》、《家庭安全指南》等书籍,这些书籍内容丰富,适合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以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b.安全教育视频:搜集一些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相关的教育视频,如《交通安全小故事》、《消防安全演练》等,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