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松鼠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docx
17松鼠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语文要素】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2.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养过宠物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宠物有什么特点吗?2.看来大家都特别喜欢动物。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齐读课题《松鼠》。
3.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出示)从介绍中你觉得哪些信息对你学习这篇课文比较有用?说说理由。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已有信息,推测作者写作风格或是语言风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会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4.小组自主设计记录单,交流、完善记录的内容。力求信息准确、全面。
松鼠
相关信息
外形特点
漂亮、乖巧、驯良;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直竖着身子坐,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
常在高处活动;在夜间活动
行为特征
警觉;敏捷;秋天贮藏冬天的食物
搭窝
选址:树枝分权的地方
搭窝过程:搬木片,干苔藓编扎,挤紧、踏平
窝的特点:宽敞、结实、舒适、安全
窝口的特点:朝上、端正、狭窄,有圆锥形的盖
其他习性
胎生,每胎三四个;小松鼠过冬会换毛;爱干净,用爪子和牙齿梳理毛发
5.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完整。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鼠”“窝”“勉”“歇”等字的写法。
3.展示及评价。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进行自评与小组互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课文抓住松鼠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的写法。(重点)2.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难点)
一、衔接导入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从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征、搭窝及其他习性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二、理解内容,感悟写法
(一)外形特点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思考:课文围绕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松鼠的外形?(学生交流)
2.作者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是怎样把它的漂亮描写出来的呢?轻声读课文,在相关词语下面加上小圆点。
3.学生交流。
预设:“矫健”写出了松鼠的活动灵活;“玲珑”写出了松鼠面孔的小巧可爱;眼
睛“闪闪发光”;尾巴不但是“帽缨形的”而且“老是翘起来”,显得格外漂亮。
(二)活动特点
1.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介绍了松鼠的什么生活习性。明确:活动范围——树上活动时间——夜晚
2.读第3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小松鼠有什么特点?(十分敏捷)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想知道小松鼠的动作有多敏捷吗?请看视频。(一从冬天“有人触动大树”时的警觉;二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三)搭窝
1.第4自然段写松鼠怎样搭窝。默读课文,用三角符号在文中标出松鼠搭窝时的动词。
2.出示本段,师指名读,注意读好这些动词。
3.师:你喜欢这种写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作者在描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时,用了这么多的动词,又是怎样把它们有顺序地连接起来的呢?(用了一组表示顺序的词:先……再……然后……)
5.从松鼠搭窝的经过中你体会到什么?(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四)其他生活习性
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小松鼠十分可爱,而且爱干净。)
三、对比阅读,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1.对比阅读谈发现。
(1)让学生读课后第二题中的第一个句子,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工具书中介绍的松鼠的外形和课文中对松鼠外形的描述,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1:工具书中的语言特别简洁,用词准确、严谨;课文中的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预设2:工具书用了具体的数字介绍松鼠的外形,课文采用的则是抓住特点具体说明的写法。
(2)追问:这两段话在介绍松鼠外形时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还能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吗?
预设:课后题的第一个句子是从松鼠的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