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案.docx

发布:2025-02-22约1.6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连一连”“猜一猜”等活动,知道我们在不同场合身份有所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公民”。

2.通过“判一判”“概念对比”等活动,了解公民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

3.通过开展“身份证信息探秘”“探究身份证用途”等活动,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判一判”“概念对比”等活动,了解公民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公民身份与国籍紧密相关。

教学难点:

通过开展“身份证信息探秘”“身份证用途盘点”等活动,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公民”

1.出示游戏:连一连。

(1)将下面的人在不同场景中的对应身份连接起来。

(2)小结: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相同的,那就是公民。

2.出示书本22页两幅情境图:猜一猜

(1)彼得的身份是什么?

A.交流:彼得既是英语外教,也是英国人。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代表的是不同国籍的人,是不同国家的公民)

B.小结: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国家的根本依据。

(2)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要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设置了中国公民专用通道,对中国公民和外国实行分区验收,能够更好地进行出入境管理。)

二、组织活动,了解“公民”

导语:我们一直在说公民,那么“公民”一词来自于哪里呢?

1.公民身份的概念

(1)出示p24活动园内容,自主阅读

(2)针对“公民”一词,这些同学有这些看法。(出示图片)

(3)思考:从这些内容中,你还要哪些看法?

(4)小结:呈现p23知识窗第一句(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公民身份的判定

(1)游戏:判一判

游戏内容:依次呈现教材P23四幅图,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判断对错。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的相应条款。

(3)出示P23知识窗内容,明白国籍取得的两种方式。

三、认识身份证,明白重要性

导语: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中国公民,那要怎样证明我们公民的身份呢?(身份证)

1.身份信息探秘

(1)出示身份证正反面图片,观察: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

(2)探究: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3)播放微视频《身份证号码的秘密》

(4)出示一组身份证正面图片,探究有效期奥秘

(5)小结:出示P25相关链接内容,身份证个头虽小,但信息全面。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身份的文件。

2.探究身份证用途

(1)出示P26活动园内容,体会身份证用途广

(2)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3)小结:除了证明公民的身份之外,身份证还可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用途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应该妥善保管。

3.明白身份信息重要性

(1)出示P26情境图

A.猜一猜:警察在干什么?议一议: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

B.科普:观看微视频《五种情形警察可以查验身份证》

C.小结: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2)辨析:出示随手扔车票、朋友圈晒车票的情境图,辨一辨:这种做法是否合适?

小结:出示P27活动园提示,车票上有很多个人信息,我们应该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