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4.7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docx

发布:2025-06-11约5.6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课标要求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2.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3.能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在△ABC中,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R为△ABC外接圆半径,则

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内容

asinA=?==

a2=;?

b2=;?

c2=?

变形

(1)a=2RsinA,

b=,?

c=;?

(2)sinA=a2R

sinB=,?

sinC=;?

(3)a∶b∶c=?

cosA=;?

cosB=;?

cosC=?

2.三角形解的判断

A为锐角

A为钝角或直角

图形

关系式

a=bsinA

bsinAab

a≥b

ab

解的个数

一解

两解

一解

一解

3.三角形中常用的面积公式

(1)S=12aha(ha表示边a上的高)

(2)S===;?

(3)S=(r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三角形中三边之比等于相应的三个内角之比.()

(2)在△ABC中,若sinAsinB,则ab.()

(3)在△ABC的六个元素中,已知任意三个元素可求其他元素.()

(4)当b2+c2-a20时,△ABC为锐角三角形.()

2.在△ABC中,A=60°,AC=2,BC=23,则角B的值为()

A.30°或150° B.60°或120°

C.60° D.30°

3.已知在△ABC中,角A,B所对的边分别是a和b,若acosB=bcosA,则△ABC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4,b=5,c=6,则cosA=,△ABC的面积为.?

1.熟记△ABC中的以下常用结论:

(1)A+B+C=π,A+

(2)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ab?AB?sinAsinB,cosAcosB.

(4)sin(A+B)=sinC;cos(A+B)=-cosC.

(5)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在△ABC中,a=bcosC+ccosB;b=acosC+ccosA;c=bcosA+acosB.

2.谨防两个易误点

(1)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注意解的个数讨论,可能有一解、两解或无解.

(2)求角时易忽略角的范围而导致错误,需要根据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规则,画图帮助判断.

题型一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2024·新课标全国Ⅱ)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A+3cosA=2.

(1)求A;

(2)若a=2,2bsinC=csin2B,求△ABC的周长.

思维升华(1)利用正弦定理可解决以下两类三角形问题:一是已知两角和一角的对边,求其他边与角;二是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与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

(2)已知△ABC的两边a,b及角A,解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①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得到

②当sinB1时,无解;当sinB=1,且ab时,B=90°,有唯一解;当sinB1时,若a≥b,则有唯一解,若ab,则有两个解.

跟踪训练1(1)(2025·南京统考)△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2acosBsinC+2bcosAsinC=c2,则△ABC外接圆的面积是()

A.π8 B.

C.π2 D.

(2)(多选)(2024·金昌模拟)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下列对△ABC解的个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a=22,c=4,A=30°时,有两解

B.当a=5,b=7,A=60°时,有一解

C.当a=2,b=4,A=30°时,无解

D.当a=6,b=4,A=60°时,有两解

题型二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2(1)(2025·八省联考)在△ABC中,BC=8,AC=10,cos∠BAC=35,则△ABC的面积为(

A.6 B.8

C.24 D.48

(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A=cos(B+C),且a=27,bc=12,则△ABC的周长为.?

思维升华利用余弦定理可解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