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中的微生物.pptx

发布:2025-06-06约6.5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内容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真细菌古细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非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保藏

微生物是对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或无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科学名词;微生物(microorgnism)这一术语是一个中性词;微生物(germ)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某些微生物。细胞结构低等生物的通称;第一节微生物类群与生物三域

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

生物三域(Domain)特征根据16SrRNA碱基序列分析,生物界明显存在三个发育不同的基因系统,即:古细菌(Archaea):古菌、古生菌真细菌(Bacteria):细菌真核生物(Eukarya)

01细菌02放线菌03光合型细菌04鞘细菌05滑动细菌06其他细菌型微生物第二节真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logo注意:细菌的形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处于幼龄和条件适宜时的形态是正常的。细菌的三种形态

单位表示:微米(μm)最小0.2μm,最大80μm,一般为10~20μm。球菌测直径,0.5~2μm杆菌测长×宽,1~5μm×0.5~1μm螺旋菌测菌体两端点的距离,1~50μm,宽0.5~2μm细菌的大小

各类微生物大小关系比较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1特殊结构:荚膜芽孢鞭毛质粒2细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核膜、核仁,仅有裸露的DNA链形成的核区域,称核质体;无细胞器;核糖体为70S;3(二)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细菌细胞的基本构造

细胞壁(cellwall)位置:细胞最外的一层薄膜

细胞壁(cellwall)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n)、D-型氨基酸1细菌的独特成分霉菌:几丁质植物;纤维素3真细菌无此二成分为古细菌2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及许多氨基酸相连

可把几乎所有的细菌都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任何细菌只要先通过很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即可提供不少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01革兰氏染色步骤02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细胞壁特点与作用特点:无色透明,较为坚韧,略具弹性。在一定浓度高渗溶液中,原生质收缩,但细胞仍可保持原状。在一定浓度低渗溶液中,细胞膨胀,但不致破裂。作用:①固定细胞外形;②鞭毛运动的支点;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④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⑥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如内毒素)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⑤阻拦大分子及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失去细胞壁后,各种形态的细胞都变成球形。

细胞膜(cellmembrane)位置:紧贴着细胞壁而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薄膜(厚约7—8nm)。成分:主要是蛋白质(60~70%)、脂类(20~30%)和少量糖类(2%左右)。010302

磷脂(phosphatidate)主要是磷酸甘油二脂甘油中第1,2位碳原子与脂肪酸酯基相连第3位碳原子则与磷酸酯基相连不同的磷脂,其磷酸酯基组成也不相同0102

21约占膜蛋白的70-80%部分或全部嵌在双层脂膜的疏水层中。内在蛋白与双层脂膜疏水区接触部分,由于没有水分子的影响,多肽链内形成氢键趋向大大增加,因此,它们主要以?-螺旋和?-折叠形式存在。特征是不溶于水,主要靠疏水键与膜脂相结合,而且不容易从膜中分离出来。3内在蛋白

细胞膜的镶嵌结构模型

⑥鞭毛的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的能量等。①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交换;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③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的场所;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⑤许多酶(α-半乳糖苷酶、有关细胞壁和荚膜的合成酶、ATP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部位;作用:特点:柔软而富有弹性细胞膜特点与作用

细胞质(cytoplasm)4、作用:具有各种酶系统,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活动的场所。5、可以根据染色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染色均匀与否来判断细菌是处于幼龄还是衰老阶段。幼令菌的细胞质非常稠密、均匀、很容易染色。成熟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不少内含物,染色能力较差,因此着色不均匀。2、主要成分:水、蛋白质、核糖体(主要是RNA)、脂、糖、无机盐等。3、特点:无色透明粘稠的复杂胶体。1、位置:被细胞膜包围着的除核质体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

细胞核(cellnuclear)一般的细菌仅具有分散而不固定形态的核质。没有核膜包围,也没有核仁,它只是一团裸露的且高度折叠缠绕的DNA分子。核或核质成分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的主要部分。膜、芽孢、鞭毛、质粒应用:菌胶团荚膜(capsule)在细胞壁外常围绕着一层粘液,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