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2)
1.名词解释
生物转化 指生物通过对各种有机物的吸收和代谢而改变其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物质的过程。
生物净化 指生物类群通过代谢作用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直至消失的过程。
微生物污染 指有害微生物(如病原菌)污染水体、大气、土壤和食品等,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
生物降解 指土壤、水体和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对天然和合成的有机物的破坏或
矿化作用。
2.表解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说明在生物进化中大气圈发生何种转折及其原因(PPT)
3.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质量的变化问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2、5)
1.解释名词
生物软化作用 水质硬度较大的湖中,由于光合作用对CO2的消耗,推动
Ca(HCO3)2→CaCO3↓+H2O+CO2↑的反应,形成的CaCO3沉降到湖底,这一过程称为~~。
2.简述产甲烷菌细胞的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壁、膜)。
形态结构特性(与真细菌相比):细胞壁 G+为一、二或三层,Gˉ为一层,含假肽聚糖,不含肽聚糖。对青霉素和溶菌酶不敏感。细胞膜 主要由植烷甘油醚或二植烷甘油醚组成,不易水解,耐热性强。
3.产甲烷菌的生境 和碳源。
产甲烷菌是专性厌氧菌
4.简述原生动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及净化污水的机理。(能选出课堂提到的原生动物)
(一)对废水(污水)的净化作用
① 大量吞噬游离的细菌和颗粒状悬浮物,对细菌类群进行选择。(聚集成絮状的细菌存活)
②促进生物絮凝作用,活性污泥有良好沉降性
③可直接利用溶解性有机物净化污水
(二)作为废水(污水)处理的指示生物
厌氧环境 变形虫、鞭毛虫较能忍受,多出现在大负荷量的处理系统中,或处理系统运行的起始阶段。如三角鞭毛虫。
溶氧不足 处理效果恶化,纤毛虫游泳型的突增,固着型的减少或虫体表现不正常(尾柄脱落,虫体变长直至死亡)。
溶氧适当 正常污泥负荷和供氧良好时,固着型纤毛虫大量出现。如有肋楯纤虫、近绿游仆
虫、狭缩盖虫、钟虫类、吸管虫类等。
5.纤毛虫有几种主要的类型?说明各类型在污水系统中的分布特点。
游泳型 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在寡污带中。污水生物处理中,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污水处理效果较差时出现。
固着型 喜在寡污带中。污水生物处理中,在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时
出现。
吸管型 多数出现在β-中污带,少数出现在α-中污带和多污带。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一般时出现。
6.藻类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磷酸盐、无机氮常是地表水中藻类的限制性底物。 富营养化指 以氮、磷为主的营养物进入水域形成的污染。
7.各类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学教材)。如:微生物的分类、蓝细菌光合作用的特点。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2、3)
1.遗传物质在细胞中存在的方式。
(1)细胞水平 DNA全部或大部集中在细胞核或核区。
(2)细胞核水平 胞核或核区是该生物遗传信息最主要的负荷者,称核基因组、核染色体组。
(3)染色体水平 原核生物 仅有一个染色体,且不与任何蛋白质结合单独存在 。
真核生物 核内通常有多个染色体,与缠绕的组蛋白同时存在。
(4)核酸水平
◆ DNA 双链(多数),存在状态:环状、线状、超螺旋状
单链(少数病毒)。
◆ RNA 双链 多数真菌病毒。
单链 多数RNA噬菌体。
(5)基因水平 基因是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1000~1500bp/基因)。
(6)密码子水平 密码子是遗传密码的信息单位。
(7)核苷酸水平 核苷酸是DNA或RNA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最低突变单位或
交换单位。
2.何谓有氧呼吸?简述有氧呼吸的特点。
有氧呼吸 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特点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完成氧化磷酸化,产生水,放出ATP形式的能量。对底物的氧化较彻底,获得最多的能量。
3.生物无氧呼吸的特点。无氧呼吸分几种类型及分类的依据(涉及的细菌都是厌氧菌)?{
无氧呼吸 呼吸链末端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过程。
特点 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磷酸化产能反应。底物的氧化不彻底,产能效率低。
分类:①硝酸盐还原 以N03ˉ或N02ˉ作为电子受体,氧化底物的同时,自身被还原为N2的过程。
②硫酸盐还原 以SO4ˉ、SO3ˉ为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作用,其作用的产物是H2S。
③碳酸盐还原 CO2或碳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作用,主要由产甲烷菌完成。
分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