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统计指数.pdf

发布:2025-05-30约4.29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统计指数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指数的概念和作用,从而掌握各种指数的编制原理和

计算方法。

(二)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指数的概念、性质、种类和作用,学会编制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及平均指标

指数,并能将不同的指数区分开来,进一步学会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三)教学要点

1、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3、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4、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四)教学时数

6课时

(五)教学内容

本章共分四节:

第一节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一、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简称指数,作为一种特殊的相对指标,是动态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1650年英国人沃汉(RiceYoughan)首创物价指数,用于度量物价的变化状况。其后指数

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含义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内容上看,指数由单纯反映一种

现象的相对变动到反映多种现象的综合变动;从对比的场合上看,指数由单纯的不同时间的

对比分析到不同空间的对比分析等等。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任何两个数值

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用于测定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

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但从指数理论和方法上看,指数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因此,本章所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为了更好地理解指数的含义,我们首先应明确指数的性质。概括的讲,指数有以下性质。

第一,相对性。指数是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它可以度量一个

变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相对变化,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指数或数量指数,这种指数称为

个体指数;它也可用于反映一组变量的综合变动,如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一组指定商品和服

务的价格变动水平,这种指数称为综合指数。总体变量在不同时间上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时

间性指数,在不同空间上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区域性指数。目前,时间性指数应用得比较广

泛,本章所讲内容也均以时间性指数为例。

第二,综合性。指数是反映一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的综合变动水平。这是就狭义的指数

而言的,它也是指数理论和方法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所计算的主要是这种指数。没有综合性,

指数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综合性说明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

数,它是由一组变量项目综合对比形成的。比如,由若干种商品和服务构成的一组消费项目,

通过综合后计算价格指数,以反映消费价格的综合变动水平。

第三,平均性。指数是总体水平的一个代表性数值。平均性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数进行

比较的综合数量是作为个别量的一个代表,这本身就具有平均的性质;二是两个综合量对比

形成的指数反映了个别量的平均变动水平。

1

二、指数的分类

(一)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Quantityindexnumber)和质量指数

(Qualityindexnumber)。数量指数是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如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

数等;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涵数量的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二)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Individualindexnumber)和综

合指数(Aggregativeindexnumber)。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一

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变动水平;综合指数是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如

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

(三)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Simpleindexnumber)和加权指数(Weighted

indexnumber)。简单指数又称不加权指数,它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

加权指数则对计入指数的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而后再进行计算。目前应用的

主要是加权指数。

(四)按对比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动态指数又称为时间指数。它

是将不同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