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第八章_统计指数课件.ppt
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三因素分析的应用工人类别月工资水平(元)基期x0报告期x1技术工人17001750普通工人14001450合计15801570【例8.12】某厂工人工资资料职下,用用指数法分析平均工资变动。基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工人数(人)基期f0报告期f13004002006005001000工资总额(元)基期x0f0报告期x1f1假定x0f151000070000068000028000087000084000079000015700001520000解:(元)(元)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三因素分析的应用平均工资的可变构成指数为:变动差额:1570-1580=-10元(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工资下降10元)平均工资总变动情况: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三因素分析的应用(1)固定构成指数为:变动差额:1570-1520=50元(由于各类工人平均工资提高50元而使总的平均工资提高了50元)平均工资变动原因分析: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三因素分析的应用(2)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为:变动差额:1520-1580=-60元(由于各类工人数结构变化的影响使平均工资下降60元)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三因素分析的应用两个等式(综合分析,公式略):99.37%=103.29%×96.2%;-10元=50元+(-60元)计算结果表明:平均工资总的下降了0.63%,平均工资下降10元。其中,由于两类工人平均工资各提高50元而使总的平均工资提高了3.29%,提高了50元;由于工资水平不同的两类工人数比重变化(技术工人基期所占比重为60%,报告期为40%,其工资水平较普通工人高;普通工人基期所占比重为40%,报告期为60%),使平均工资总的下降了3.8%,使平均工资减少了60元。1.指数按指标的不同作用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和总指数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指数。3.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1判断对错思考题(×)(√)5.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权数。7.已知几种商品的个体物价指数和基期的销售额,计算物价总指数,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1判断对错思考题(×)(×)1.统计指数是一种()A.表明现象变动的绝对数B.表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C.表明现象变动的平均数D.表明现象变动的抽样数2.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按指数()A.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B.同度量因素是否相同C.指数化的指标是否相同D.计算时是否进行加权B2单项选择题思考题A3.所谓物量综合指数同度量因素是()A.取p0q0的问题B.取p1q1的问题C.取p0还是取p1的问题D.取p1/p0还是取q1/q0的问题4.零售商品价格增加2%,零售商品销售量增加5%,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加()A.3%B.7%C.10%D.7.1%C2单项选择题思考题D2单项选择题思考题5、做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资料是:A、p0q0B、p1q1C、wD、p1q06、做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权数资料是:A、p0q0B、p1q1C、wD、p1q0BA某农贸市场销售三种农产品资料如下:要求:1.分析三种农产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情况,以及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2.分析三种农产品销售价格的综合变动情况,以及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作业8.1商品名称单生产量产品价格(元)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万斤4005000.20.18乙万斤1201250.40.40丙万斤80800.50.45合计–––––––––*所需数据列表计算如下:—0.180.4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