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统计指数(综合指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意义: 1.综合反映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根本目的.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例如:产品产值的变动. 3.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互联系的指数数列,如:工农业产品的综合比价指数数列(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 4.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综合经济指数法,平均指数法. ⒊总指数按编制方法不同分为 : * *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 第三节 平均指数 第二节 综合指数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十章 统计指数 指数起源于人们对价格动态的关注。 今天的面包价格 昨天的面包价格 个体价格指数 今天的面包、鸡蛋、香肠等等价格 昨天的面包、鸡蛋、香肠等等价格 综合价格指数 问题的提出 十八世纪后半叶 指数是解决多种不能直接相加的事物动态对比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 统计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变动状况和对比关系的一种特有的分析方法。 从广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同类现象数量 变动的相对数;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数量变动状况和对比关系的特殊相对数。 指由于各个部分的不同性质 而在研究其数量时,不能直 接进行加总或对比的总体 一、统计指数 统计指数的性质 代表性。统计指数的编制一般以若干重要项目为代表,反映总体变化程度和变动趋势。 综合性;反映的不是个体事物的变化,而是综合反映不同性质的各种事物的总体变化。 平均性;统计指数所表示的综合变动是多种事物的平均变动,其数值是各个个体事物数量变化的代表值。 相对性;统计指数是同类现象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数值之比,一般用相对数或比率形式表示. 三、指数的种类 ⒈按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个体指数 总指数 个体指数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个体的变动状况。如个别产品产量指数、个别商品价格指数。 反映由许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状况。如: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 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等。 主要研究总指数的编制 ⒉按所表示的特征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现象总体数量规模和水平变动,如工业产品产量指数、职工人数指数等。 反映现象总体内涵质量水平的变动,说明生产经营所取得的效益状态、工作质量的变动。如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产品单位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等。 综合指数 复杂总体的两个相应的指标对比,采用综合公式计算。 平均指数 复杂总体中个体指数的平均数,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基本形式 综合指数变形 定基指数 4、按指数数列中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 环比指数 在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作为对比基准的指数。 以其前一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准。 例如:我国每年都编制工农业产品物量指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5、按指数在指数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不同分为 总变动指数 影响因素指数 例如:商品销售额=商品价格*商品销售量 总变动指数 影响因素指数 第二节 综合指数 总指数的编制 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它是通过引入一个同度量因素将不能相加的变量转化为可相加的总量指标,而后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数。 总指数编制的基本形式。 同度量因素:指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可以相加计算指标的因素。 先解决综合问题再对比。(相对数、绝对数) 25.0 5.0 300.0 20.0 4.0 290.0 100 1200 100 120 1000 60 件 支 台 甲 乙 丙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价格(元) 销售量 计量单位 商品名称 反映销售量的变动: 反映三种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 例: 或 以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以报告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个体指数 分析: 以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假定价格没有变动情况下的产量的总变动情况。优点在于只反映产品数量变动,不包括产品价格变动。局限在于计算分子分母差额时,偏离实际。 以报告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避免了用基期价格偏离报告期实际的缺陷。但是这个式子却同时反映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反映三种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 结论 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25.0 5.0 300.0 20.0 4.0 290.0 100 1200 100 120 1000 60 件 支 台 甲 乙 丙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价格(元) 销售量 计量单位 商品名称 反映价格的变动: 反映三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 或 价格个体指数 分析: 以基期产量为同度量因素,假定产量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产品价格的综合变动情况。只反映价格变化,不含有产量变化。分子分母差额说明基期产品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产值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