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999-2021_芋头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ICS65.020.20
CCSB3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999—2021
芋头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oftaro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399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阜南县广平
种植专业合作社、阜南雨露农业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合肥植物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其安、俞飞飞、马绍鋆、张继妹、朱雪玲、丁广礼、严从生、葛治欢、王家
嘉、叶寅、方凌、董言香、江海坤、贾利、王明霞、王艳、丁广平。
I
DB34/T3999—2021
芋头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芋头[Colocasiaesculenta(L.)Schott]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施肥整地、种芋处理、
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芋头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平坦、排灌便利、保水保肥性能良
好、3年~4年未种植过天南星科作物的壤土或黏质壤土地块。
2
1
DB34/T3999—2021
6.2整地
播种前10天作畦,畦高25cm~30cm、畦宽80cm~90cm、沟宽30cm~40cm,整细耙平畦
面。
7种芋处理
7.1种芋选择
选择无病、健壮植株上母芋中部的子芋作种,要求顶芽充实、球茎粗壮饱满、形状完整、大小均匀、
无病虫,单个重量40g~55g。
7.2用种量
每667m
7.3晒种
3月上旬,选择晴天,取出种芋,剔除顶芽下陷和基部发软的病芋,晾晒3天~5天,至种芋尾部略
2
用种量150kg~200kg。
有皱缩为止。
8播种
8.1播种时间
4月上中旬,当5cm内地温稳定在12℃时,即可播种。
8.2播种方法
在畦面上按行距40cm开双沟,浇水后播种;种芋顶芽向上,株距30cm~35cm,并保持双沟种
9田间管理
9.1破膜引苗
2
DB34/T3999—2021
第1次追肥宜于5月下旬~6月上旬进行,每667m
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每667m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2
追施尿素10kg,并培土;第2次追肥宜于6
2
追施(15-15-15)复合肥25kg、硫酸钾25kg,并培土。
10病虫害防治
10.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蚜虫、红蜘蛛等。
10.2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10.3防治方法
10.3.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芋;实行3年~4年轮作;清洁田园,深耕晒垡;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
10.3.2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10.3.3物理防治
阳光晒种;黄蓝色诱虫板诱杀蚜虫、蓟马;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等。
10.3.4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提倡不同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见附录A。
3
DB34/T3999—2021
附录A
(资料性)
芋头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表A.1芋头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防治对象
软腐病
防治方法
每667m
2
每667m
2
每667m
2
每667m
2
每667m
2
每667m
2
每667m
2
用20%噻森铜悬浮剂300倍液~500倍液喷雾;
用40%噻唑锌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喷雾;
用40%氟醚?烯酰悬浮剂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