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4_T3669-2020_青梅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发布:2025-05-14约4.0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DB34

B05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669—2020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Japaneseapricot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66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怀远县荆涂山石榴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淮南市果树技

术推广站、涡阳县绿色食品发展服务中心、旌德县旌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检查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海发、杨帆、刘家林、宁鹏飞、蒋伟、江平、宋卫兵、陈修清、胡智、盛玉、

曹刚、朱琼琼、胡勇、陈晶和、方静凡、张志祥、殷化颖、周晖、刘长华、史树仁、张金云、陈红莉、

谢庆梅、王观飞、江丽丽、杨大庆。

I

DB34/T3669—2020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梅栽培的园地选择、园区规划、品种选择、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

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青梅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园地选择

适宜坡度25°以下的平地及缓坡地南北向栽植;避免在风口、山谷冷空气沉积地、低洼地建园。

不宜重茬建园。

年平均气温12℃以上,2月中下旬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年平均降雨量900mm~1500mm,

年日照1800h~2500h。

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土壤pH6.5~7.5,地下水位不高于1.0m。

3.5排灌条件

要求有灌溉水源且不积涝;具有排灌水的基础设施与设备。

1

DB34/T3669—2020

划分若干小区,小区面积以1hm~2hm、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长宽比为2~3:1。

22

4.2道路

主干道宜设在果园中间,贯通全园,路面宽6m~7m。各种植小区间设支道,路面宽3m~4m,

连接主干道。种植小区内设作业道,路面宽1m~2m。

4.3排灌系统

排灌设施做到沟渠相通,利于园区供、排水,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5品种选择

5.1选择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和良种化为基础,适地适栽为原则。不同加工制品对原料梅果有所不同,优

先选用可食率80%以上,总酸4%以上,可溶性固形物6.5%以上,无苦涩味,加工性能好的品种。

5.2授粉树配置

授粉品种配置最低不能少于20%,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花期应一致,或者比主栽品种早1d~2d

开花。

6定植

选择芽眼饱满的一级苗。要求品种纯正,无检疫性病虫害,主根完好,侧根不少于4条,嫁接口

愈合良好,嫁接口以上5cm处的粗度在1.0cm以上,苗高要求100cm以上。

6.2园地整理

全园深翻,去大土块和杂树根等,将土块打碎、耙平。

根据设计好的株行距拉行线起垄挖定植沟,沟深、下宽、上宽分别为0.6m×0.6m×0.8m。

每667m施2000kg~3000kg经腐熟的农家肥,和挖出的土混合均匀后回填入沟中,新堆的土

2

2

DB34/T3669—2020

6.3栽植

6.3.1密度

自然开心形株行距以3.0m~4.0m×4.0m~5.0m为宜,Y形以1.5m~2.5m×4.0m~4.5

m为宜。

6.3.2时间

春季栽植在萌芽前进行,秋季栽植在落叶后进行。

6.3.3方法

在定植沟按照株距挖定植穴,将苗木放入穴内,舒展根系,扶正,填入细土,边填土边提苗,嫁接

口露出土面,浇足定根水。在定植带盖园艺地布或覆草保墒,覆草厚度为10cm~15cm。

7土肥水管理

7.1土壤管理

7.1.1

生草覆盖

园地实施行间生草栽培,割草覆盖树盘。

7.1.2中耕除草

7.2施肥管理

7.2.1施肥原则

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要求。以施经腐熟无公害处理的有机肥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