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844-2021_水苏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ICS65.020.01
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844—2021
水苏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ultivationofStachysjaponicaMiqundertheforest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84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皖西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皖西学院、金寨永惠康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寨森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六安中草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六安正元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存武、姚厚军、陈乃富、韩邦兴、邓辉、宋向文、张质彬、李雷、高永红
I
水苏林
下栽培技
术规
程
DB34/T3844—2021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苏林下种植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采收和留种、文件记录与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林下的水苏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培技术
4.1林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林分郁闭度0.2~0.4的针叶林或阔叶林,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坡度小于15度的山坡地或者林缘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二级标准的要求,
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级标准的要求,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要求。
中龄林,环山沿等高线,铲1m~1.5m宽带,开垦深度20cm~30cm。
4.2.3穴状整地
林沿、林农交界空地,按栽植密度定点人工挖穴,开垦深度20cm~30cm。
1
DB34/T3844—2021
在栽种前,每亩先施用300kg腐熟有机肥、5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肥料要符合NY/T394;然后
深耕,耙平。根据排水情况,作120cm~140cm宽的平畦,或120cm~140cm宽、高30cm的高畦。
4.4
栽植
4.4.1选种
以上一年预留的水苏健壮根茎为种苗。
4.4.2种苗处理
在栽种前,选择健壮的水苏根茎,剪2节为一段,置保湿的容器内,用萘乙酸或相同功用的植物生
长调节剂浸泡15min。
4.4.3定植时间
林下栽培定植时间从3月底初至9月底均可。最佳栽植时间为3月~5月。
4.4.4定植密度
林下栽植,按密度为20cm×20cm的穴行距进行,每穴5株。每亩用苗约35000株。
4.4.5定植方法
起穴,按每穴15g~20g量施入腐熟饼肥(豆粕、菜籽粕等),与穴内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将水苏
种苗栽植穴中,覆土,厚度深度不超过5cm。
结合整地,除去杂草。定植后视杂草情况,人工除草,严禁使用除草剂。
种苗定植后的15天内,遇干旱天气,及时人工浇水。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
排水,防止水渍。
水苏栽培1年后采收,采收季节秋末冬初。采挖时用平铲或小锄,将根茎连土一起挖出,摘去须
根及地表的茎叶,抖掉泥土,运回贮藏或加工。
2
采收后食用的苏根茎,塑料袋内,5℃贮藏,保存期10天~15天。时间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