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2541-2015_果蔗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
CutivationTechnicalruleforFreshFruit-Sugarcane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54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茂、严从生、董言香、王明霞、王艳、李青。
I
DB34/T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蔗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原则及要求、栽培管理措施、病虫防治、采收与贮
本标准适用于果蔗生产。
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3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符合NY5013的要求。选择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pH值5.5~7.0的沙壤土为
宜。
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4.1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NY/T496的规定执行。
4.2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
执行。
5栽培管理措施
1
DB34/T2541—2015
耕耙碎土壤后,即开沟做畦,开沟起畦要求整齐平直、畦沟平、蔗畦齐。单行种植畦宽约40cm,
高约10cm。双行种植畦宽约140cm,高约10cm。
5.2.3开沟施肥
单行种植的在畦面中间开约30cm深的种植沟,双行种植的在畦面两边约20cm处开两道约30
cm深的种植沟。播种前沟内施基肥,每667㎡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000kg~2000kg,硫酸钾
复合肥100kg。
5.3播种
5.3.1时间
2月~3月当表土层10cm处的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播种。
5.3.2砍种
剥去叶鞘,将种茎按2个~4个芽一段砍种。
——灌溉条件较好的按2个芽一段砍种;
——旱坡地按3个~4个芽一段砍种。
砍种时应一刀砍断。
5.3.3播种量
每667㎡播3000芽~5000芽,约1200个蔗段。
用2%~3%的石灰水浸种12h~24h。
将蔗沟底土与基肥、农药混合均匀,按品字形或一条龙摆种,盖土3cm~5cm,灌足水分。
每667㎡用50%扑草净100g或40%锈去津200g兑水50kg,喷洒于土壤表面。
施除草剂后,覆盖地膜,四周用细土压严实。
5.4.1破膜引苗与揭膜
待蔗苗出齐后检查出苗情况。缺棵断行时采用移密补稀的办法补植,移植时间宜在阴天或在晴天下
午17::00时以后进行。
2
DB34/T2541—2015
揭膜时应及时进行。
5.4.4追肥、灌溉与培土
5.4.4.1追肥
伸长期,每667㎡施尿素15kg,饼肥25kg;拔节期后,应喷施赤霉素3次,每次间隔15天,
每667㎡喷施40mg/L赤霉素液25~30kg,宜结合喷施2%尿素和2%硫酸二氢钾溶液。
5.4.4.2灌溉
拔节伸长期,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中耕松土,减少水分蒸发,可用枯蔗叶或稻草覆盖
表土,采收前20天停止浇水。
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田地要注意防涝。
5.4.4.3培土
拔节伸长期后要及时进行培土,一般不少于3次;培土前剥除蔗茎基部的枯叶和无效分蘖再培土,
高度为15cm~20cm,边培土边踏实。
5.5除草、剥叶
5.5.1除草
在前期未除干净草的蔗田,及时人工除草。
5.5.2剥叶
进入9月中旬后应及时将枯黄老叶剥掉,每半月至一月进行一次,每次自下而上剥去枯老叶2
片~3片。留种蔗的则不必剥叶。
6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行合理轮作,合理施肥与灌溉排水,结合选留种拔除病虫为害植株,采用人
工捕杀和生物防治。
3
DB34/T2541—2015
利用雌蛾性外激素引诱雄蛾,然后收集并杀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