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4_T2520-2015_小麦玉米周年均衡丰产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发布:2025-05-08约4.1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520—2015

小麦玉米周年均衡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heAnnualBalancedHigh-YieldCutivatedTechniquesofWheat/MaizeRotation

System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520—2015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颍上县农业委员

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玉强、王世济、曹承富、陈洪俭、杜世州、赵竹、李玮、陈欢、张向前、高

波、王丽芳、夏云祥、王冠军、冯家春、李新耀、徐淙祥、张贺飞、武文明。

I

DB34/T2520—2015

小麦玉米周年均衡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玉米连作周年均衡丰产栽培的产量、群体指标、土壤条件、品种、整地、施肥、

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沿淮淮北中高肥力水平小麦玉米轮作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3产量

——玉米≥600kg/667m

2

2

——小麦≥450kg/667m;

——玉米≥450kg/667m

2

2

,每穗粒数470粒~480粒,千粒重340g~350g。

,每穗粒数36粒~40粒,千粒重38g~42g;

1

DB34/T2520—2015

——玉米:穗数3800株~4000株/667m,每穗粒数480粒~500粒,千粒重300g~310g。

2

4群体指标

4.1播种密度

淮北地区:

——小麦:基本苗14万~16万/667m

2

——玉米:4500株~5000株/667m。

2

沿淮地区:

——小麦:基本苗16万~18万/667m

2

——玉米:4000株~4500株/667m

2

4.2小麦群体

淮北地区:

——最高茎蘖数100万~120万/667m;

2

——最大叶面积指数7.0~8.0;

——经济系数0.39~0.45;

沿淮地区:

——最高茎蘖数90万~110万/667m

——最大叶面积指数6.0~7.5;

——经济系数0.38~0.44。

2

4.3玉米群体

——拔节期叶面积系数0.8;

——抽雄吐丝期拔节期叶面积系数5.0。

沿淮地区:

——抽雄吐丝期拔节期叶面积系数5.0。

5土壤条件

5.2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质地适中,无障碍层,全生育期排灌方便;耕层厚度>20cm;耕

作层土壤有机质≥15g/kg。

6品种要求

2

DB34/T2520—2015

选用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安徽省种植的高产

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小麦:淮北地区选用半冬或弱冬性品种,沿淮地区选用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

——玉米:淮北地区选用紧凑耐密型中熟品种,沿淮地区选用中晚熟大穗抗锈病品种。

6.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玉米杂交种标准必须达到国标二级。

——小麦:种子纯度≥99.0%,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13.0%。

——玉米:种子纯度≥96.0%、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13.0%。

6.3种子处理

6.3.1种子包衣

依据GB/T15671和GB/T8321的规定,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6.3.2药剂拌种

小麦:

——未经包衣的小麦种子采用药剂拌种处理。

——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量的0.2%,即50kg种子用药100g,对水2kg~3kg,或48%

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h~6h播种。

——小麦腥黑穗、全蚀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害重发区,用15%的粉锈宁可湿粉剂拌麦种。

玉米:

——未经包衣的玉米种子可用种子量1%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