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981-2021_瓠瓜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ICS65.020.20
CCSB3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981—2021
瓠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ofbottlegourd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398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妙叹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宿州市埇桥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旌德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宣城市种植业服务管理中心、怀远县榴城镇农技站、太
湖县农业农村局、怀远县河溜镇农技站、安徽徽农种苗有限公司、怀远县农业农技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才宇、王建军、程加根、翟正美、郭静、周怀文、张影、毕金焱、赵贵云、
朱培蕾、陈洁、刘娟、杨龙斌、马连友、叶春秀。
I
DB34/T3981—2021
瓠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瓠瓜[Lagenariasicerariavar.hispida]栽培的过程标准,规定了瓠瓜栽培的产地环
境、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做畦、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瓠瓜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416.3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以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3年以上未种植
过葫芦科作物的壤土或粘壤土地块为宜。
1
DB34/T3981—2021
6
品种选择
春茬选用优质、抗病、高产、苗期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夏茬和秋茬选用优质、抗病、高产、耐
高温的中熟品种。
7育苗
7.1
基质和容器选择
7.1.1
基质选用瓜类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质量应符合NY/T2118的规定。
7.1.2育苗容器选用8cm~10cm×8cm~10cm规格营养钵,或者选用32孔或50孔规格穴盘。
7.2
苗床准备
7.2.1播种前7天~10天,春季育苗用大棚或温室,秋季设置遮阳防雨顶棚。
7.2.2将育苗基质装入营养钵或穴盘中,置于育苗设施内;播种前1天,用喷壶浇透水。
7.3播种量
7.3.1每667m栽培面积用种量220g~300g。
2
7.3.2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6%,净度≥99%,发芽率≥85%,水分≤9%。
待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种8h~10h。洗净种壳表面粘液,沥干表面水分,用干净的湿纱布
等包裹,置于28℃~32℃环境下催芽。
在营养钵或穴盘穴孔中央挖深1.0cm~1.5cm的播种穴,每穴播1粒催芽种子,种子平放,覆
1.0cm~1.5cm基质,上盖地膜。
苗期管理
温度
出苗前,苗床温度维持28℃~32℃。每天检查种子萌发情况。
出苗后的苗床温度控制,白天25℃~30℃、夜间15℃~20℃,地温以20℃~25℃为宜。
2
DB34/T3981—2021
加强光照,保温覆盖物早揭晚盖。高温季节,使用遮阳网适当遮阳。
7.6.4炼苗
春茬栽培,定植前5天~7天,适当炼苗。
7.7成苗标准
7.7.1子叶平展,2片~4片真叶,茎杆粗壮,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7.7.2春茬和夏茬,苗龄25天~30天;秋茬,苗龄12天~15天。
8整地做畦
8.1定植前15天~20天,翻耕土壤,深度25cm~30cm。
8.2定植前7天~10天,每667m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000kg~2000kg、45%(15-15-15)
2
不含氯复合肥30kg~50kg、饼肥100kg~150kg。肥料使用应按NY/T496的规定执行。
8.3土肥混匀,耙碎整平,做成宽120cm~130cm、高20cm~25cm的栽培畦,沟宽30cm,铺设滴
灌带,覆盖地膜。
9定植
9.1每畦栽两行,行距70cm~80cm,株距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