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4_T2062-2014_宁前胡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发布:2025-05-03约2.3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1.120

C2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062—2014

宁前胡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RadixPeucedani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06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宁国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宁国市种植业局、宁国市富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安徽中医药大

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郜红建、王俸青、包勇、方义成、洪银银、张澜、彭文龙、王启苗、张传进、

方必友、徐岚、张珂。

I

DB34/T2062—2014

宁前胡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宁前胡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质选择与处理、整地、育苗、施肥、田间管理、采

收与产地初加工。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宁国市境内)白花前胡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080绿肥种子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宁前胡

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宁国市境内,东经118°37~119°24,北纬30°17~30°37)的白花

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

4产地环境

4.3水:符合GB5084规定的标准。

5种质选择与处理

1

DB34/T2062—2014

5.1种质要求

宁前胡种子必须符合GB8080中规定的三级良种标准。

5.2选种

选择2~3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籽粒饱满的果实作种。

5.3种子处理

包括采种、晾种、贮藏。

——采种:10月下旬至12月,当果实表面呈紫褐色时采摘。

——晾种:将摘下的果实放置室内阴凉处,经常翻动,直至质量含水量不超过8%。

——贮藏: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贮藏时间不超过2年。

6整地

6.1选地

选择平地、有一定荫蔽的缓坡地或山核桃幼苗林、山坡桑地和板栗林等经济林下种植,坡度不超过

25度。

6.2整地

在平地种植者,按畦宽120cm,沟宽30cm,沟深30cm做畦;在缓坡地或经济林下种植者,不

需做畦,每隔3m~10m用树枝、茎梗和草叶作一隔土带以防水土流失。

7育苗

7.1种子育苗

在12月上旬至下旬;或第二年3月上旬至清明节期间播种。

7.1.3播种量

收获时的细根须,采挖时留在土壤中,待翌年长出新的前胡苗。

8施肥

2

DB34/T2062—2014

肥料符合NY/T496规定的标准,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施用比例应根据土壤肥力

及各生育期需肥情况而定。

8.2基肥

每667m施用腐熟后无害化的有机肥1000kg,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10kg,均匀撒施

2

后翻耕。

8.3追肥

在7月底至8月初,每667m

2

追施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30kg,尿素5kg~7kg。

肥料施在植株行间的浅沟中,覆土并及时浇水。

9田间管理

9.1间苗

苗高10cm左右时,及时间苗,苗间株、行距保持在15cm~20cm之间,每667m

2

保留1.67

万~2.96万株。

9.2除草

播种后,每667m

2

用90%乙草胺45ml兑水60kg均匀喷于地表;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或人工

除草。

对1年或2年生不留种植株,于4月上旬打顶;对1年或2年生不留种且已抽苔植株,从茎

深沟高畦,合理施肥,做好水分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消

在6月~9月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各类害虫。

3

DB34/T2062—2014

农药使用品种、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按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

具体见附录A。

10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10.1采收

在12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