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4_T2170-2014_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发布:2025-05-12约2.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060

B2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70—2014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techniqueregulationsofmungbeanwithhighyield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70—2014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明光市农业委员会、安徽省亳州市农业科

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亚、周斌、陈培、刘成江、胡业功、刘廷府、姚莉。

I

DB34/T2170—2014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绿豆种植地块选择、种肥施用、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等全

过程种植的条件要求和栽培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江淮地区和沿淮淮北地区绿豆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GB15618的规定。在生产过程中,按照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使用准则,

合理施肥、用药。

4产量指标

1

DB34/T2170—2014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熟期较一致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规定。种子纯度

≥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0%。

6.1选种

利用风选、水选、机选或人工挑选,清除小粒、杂质、草籽等,选用粒大饱满的籽粒。

6.2晒种

播前将种子翻晒一至二天,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

6.3拌种

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4g拌种,阴干12小时后播种。

7

施肥

播前结合整地施用基肥,用量为复合肥30~40kg/666.7m。前茬施肥量大时,播前可不施底肥,

2

但应施用种肥,每666.7m用过磷酸钙20kg,加灰渣肥1000kg混合盖种。

2

8播种

8.1播期

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6月上旬至7月中旬。

8.2播种量

机播2.5~3.5kg/667m

8.3播种方式

播种深度3~4cm。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无露籽、缺籽现象,覆土均匀,播后适度镇压保墒。

8.3.1条播

机械条播,行距40~50cm,株距15~20cm。适用于大面积播种。

8.3.2穴播

人工穴播,行距50cm,穴距16cm左右。适用于小面积播种。

2

9田间管理

9.1间苗定苗

第一片复叶展开前间苗,做到间小留大、间杂留纯、间弱留强。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定苗。留苗8000~

9.2中耕除草

2

DB34/T2170—2014

9.3肥水管理

开花以后应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为宜。对封垄前长势弱的田块,可追施硝酸铵5kg/667m

2

花期防虫的同时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植株。

9.4病虫害防治

施用农药时,应按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9.4.1虫害防治

9.4.1.1蚜虫

苗期防治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g或25%吡蚜酮20g兑水30kg/667m

9.4.1.2螟虫和绿豆象

2

喷雾。

初花期开始防治螟虫和绿豆象,用48%毒死蜱100ml或2%阿维菌素100ml或2%甲维盐50

ml兑水30kg/667m喷雾,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

9.4.2病害防治

9.4.2.1根腐病

现蕾前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g兑水30kg/667m

9.4.2.2病毒病

5%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80~100g兑水30kg/667m

9.4.2.3叶斑病

43%戊唑醇15g或50%多菌灵粉剂100g或70%甲基硫菌灵100g兑水30kg/667m

2

喷雾防治。

2

2

喷雾防

10收获、脱粒、贮藏

10.1收获

在豆荚三分之二变黑时一次性收获;或者分2~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