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843-2021_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ICS65.020.20
CCSB39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843—2021
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RubuschingiiHu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84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皖西学院、安徽鑫盛源中药材有限公司、霍山县中药
材产业协会、霍山县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安徽霍山县东方大地生
态农林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明柱、陈存武、李世海、宋向文、邓辉、汪兴、王业才、章晓煜、张长敬、
桂雪、刘春城、孙大学、何祥林、熊远根、梁志苍
I
掌叶覆盆子栽
培技术规程
DB34/T3843—2021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掌叶覆盆子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苗繁育、栽培、田间管理、有害生物及防治、
采收与产地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文件记录与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掌叶覆盆子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掌叶覆盆子又称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Hu,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植株高1.5米~3
覆盆子来源于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的果实,果实近球形,为聚合果,属药食同源。
宜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带,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废弃物、垃圾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
并应避开学校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二级标准的要求,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中
的要求,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的要求。
1
DB34/T3843—2021
5.1种源选择
原植物符合3.1中掌叶覆盆子的规定。
5.2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安徽省生态条件的抗病、高产、有效成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规定的优良品
种。
5.3繁育方式
5.3.1分株繁殖
11月至翌年3月,挖取当年新生植株,保留20cm~30cm茎干,剪去多余部分。挖取和运输过程中,
不要损伤根茎的休眠芽。按株距50cm,行距70cm移栽。栽后覆土压实,浇透定根水。
5.3.2根茎繁殖
3月上旬,挖取1年生以上健壮植株根茎,按长10cm~15cm切段。按株距50cm,行距70cm,将根茎
段平放浅栽,覆土5cm,栽后保持土壤湿润。
5.4苗木标准
苗高20cm~30cm,地径0.5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主根长10cm以上,鲜活的侧根数6条以上,
带有毛细根。
6.2整地
全面翻耕,翻耕深度30cm~35cm,清除土壤中杂物,平整地面,起垄作畦,畦宽1.5m,修排水沟,
沟宽0.3m,沟深0.2m。结合整地,每667㎡施腐熟有机肥1000kg~1500kg,或复合肥50kg。
按行距2.0m~3.0m,株距1.5m~2.0m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长25cm~35cm,宽25cm~35cm,深15cm~
20cm。
每穴1株,栽植深度以超过根际5cm~10cm为宜,保持根系舒展。覆土后,浇透定根水。地上部分剪
2
DB34/T3843—2021
7.1除草
幼苗40cm~50cm,第1次人工除草,以后及时去除杂草。
7.2修剪
6月份,俢除弱枝、病枝、过密枝及结果后老枝,当年新枝长至2m时,及时摘除顶芽。控制密度,
通风透光。
7.3水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