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凉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内蒙古凉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2.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读。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
B.反馈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读,这是对阅读过程进行调整,属于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反馈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范畴。
3.教师采用贴小红花、盖小印章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法
答案:A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教师采用贴小红花、盖小印章等方式鼓励学生,这是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肯定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中的奖励。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实践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著名学者的学说有很多,但不能作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它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但它不是专门的教育专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其中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中心,所以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感知教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知的方式去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巩固知识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运用知识是指通过练习或有组织的实践等形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7.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紧密结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相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