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对下列诗句所运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描绘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B.“时雨点红桃千树,春风吹绿柳万枝”,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出刻骨铭心的相思离恨。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两句诗运用对比、对偶的修辞手法说出将、士之间的矛盾,暗示战争必败的原因。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按部首查字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乘”查“丿”部,再查九画
B.“尽”查“丶”部,再查五画
C.“亟”查“一”部,再查七画
D.“农”查“冖”部,再查五画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部首查字法的规则,分别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部首查字法是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先找出这个字的部首,再数除去部首后剩下部分的笔画数。选项A“乘”字的部首为“禾”,而不是“丿”。“乘”除去部首“禾”后还剩3画,即“乘”查“禾”部,再查3画。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尽”字的部首是“尸”,并非“丶”。“尽”除去部首“尸”后还有3画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不同德育方法的理解与区分。选项A: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而题干中强调让学校的环境发挥教育影响,并非通过具体的榜样人物来进行教育,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通常表现为教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文言句式的类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其与例句句式是否相同。题干分析本题要求找出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但题干未给出例句,不过根据选项内容可判断是对文言句式类型的考查,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等,接下来对各选项进行分析。选项分析A选项:“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该句可直译为“褒禅山也叫它华山”,是一个普通的陈述句,不存在特殊的文言句式。B选项:“是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D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所涉及的评价类型的定义进行分析,逐一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描述。A选项:配置性评价配置性评价是在教学开始前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安置,与题干中“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上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
A.10分钟左右
B.20分钟左右
C.25分钟左右
D.30分钟左右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2岁以上儿童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来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注意力集中时间上有所差异。对于12岁以上的儿童,其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根据相关研究和普遍认知,12岁以上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30分钟左右。选项A的10分钟左右时间过短,通常不符合12岁以上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水平;选项B的20分钟左右也是相对较低的时长;选项C的25分钟左右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及其他科学研究中各原则的特点来进行分析。选项A:客观原则客观原则强调在研究过程中要如实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情感因素的干扰。虽然客观原则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但它并非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只是研究过程中需要秉持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并非贯穿整个研究体系的核心原则。所以选项A不符合要求。选项B:系统性原则系统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选项A:德育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它不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德育通常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主题活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方式来实施,能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但无法涵盖学校教育的全面内容,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教学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答案】:A
【解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当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时,刚开始会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几乎看不见周围的事物,随后视觉感受性会逐渐提高,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环境。这是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对光的感受能力不断增强,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呈反比关系,感受性提高意味着感觉阈限降低。并且这种适应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并非急速变化。所以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缓慢下降,本题正确答案选A。
2、“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ABC中,BD平分∠ABC,CD平分∠ACB,∠A=50o,则∠BDC=()。
A.100o
B.115o
C.120o
D.125o
【答案】:B
【解析】本题可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ngleABC+\angleACB\)的度数,再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ngleDBC+\angleDCB\)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ngleBDC\)的度数。步骤一:求\(\angleABC+\angleACB\)的度数在\(\triangle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十九大报告在谈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时,有这么一句,“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什么叫压茬?”打个比方:7月上旬,为了增收,同一块土地上既要收割早稻,又要抢种晚稻,这种抢抓农时的种植方式就叫压茬。从战略层面上讲,压茬和改革都要把握窗口期与机遇期,撸起袖子加油干。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农业耕作最讲究农时不能误,压茬种地更是时不我待。从战术层面上看,两者都要重视系统性与协同性,梯次接续有章法。在华北,庄户人往往夏至割完麦子压茬种玉米,秋收玉米再压茬种麦子,颠倒顺序或准备不足,都会影响收成。
A.将农民压茬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命题由()最先提出。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命题的提出者。选项A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并非由孔子最先提出,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最先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命题。“以意逆志”是指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
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doc
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1.以下内容,哪项属于七夕节的风俗()[单选题]
A.乞巧、祭拜钟馗、登高、赏月
B.乞巧、祭拜魁星、晒衣、晒书(正确答案)
C.乞巧、祭拜钟馗、晒衣、晒书
D.乞巧、团圆、祭拜魁星、饮菊花酒
答案解析:“祭拜钟馗”是端午节,“登高”、“饮菊花酒”是重阳节,“赏月”是中秋节,“团圆”中秋节或元宵节等。
2.以下哪一习俗不属于清明习俗:()[单选题]
A.祭祖扫墓
B.插柳戴柳
C.春游踏青
D.闹社火(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闹社火”是闹社火又称耍灶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每年过年过节举行,穿街过村进行表演,成为人们庆贺一年成就的盛会,现在为的
-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doc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位不是唐代诗人?()
A.李白B.苏轼C.杜甫
2.“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
A.《大学》B.《春秋》C.《论语》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
4.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水结冰C.煤燃烧
5.贝多芬的国籍是()
A.德国B.法国C.意大利
6.被称为“画圣”的是()
A.吴道子B.顾恺之C.阎立本
7.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家主席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
8.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
A.鲨鱼B.鲸鱼C.鳄鱼
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的文字是()
A
-
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docx
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和集团关于选拔任用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方针和原则
认真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必须坚持:
(一)党管干部的原则
(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依法办事的原则
二、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的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政策水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
-
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通用).pptx
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通用)
汇报人:
CONTENTS
计划背景
01
计划目标
02
实施步骤
03
培训内容
04
评估与反馈
05
计划背景
01
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信息化教育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资源均衡
01
02
03
教师信息化能力现状
许多教师在使用教育技术工具时感到困难,如在线教学平台和学习管理系统。
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对网络信息安全
-
教师资格小学美术《绘画日记》说课稿.pptx
教师资格小学美术《绘画日记》说课稿
,aclicktounlimited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评价方式
06
作业布置
05
教学过程
04
教学方法
03
教学目标
02
说课稿结构
01
说课稿结构
Clickheretoaddachaptertitle
01
说课稿开头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或相关艺术图片,激发学生对绘画日记的兴趣。
课程引入
明确指出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阐述
说课稿主体
明确指出通过绘画日记课程,学生应达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
详细描述绘画日记课程中将教授的具体绘画技巧和日记写作要点。
-
新教师培训自我鉴定简短示例(精选2025).pptx
汇报人:
新教师培训自我鉴定简短示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录
01
培训过程
02
个人成长
03
教学技能提升
04
自我反思
01
培训过程
培训内容概述
新教师培训强调现代教育理念,如学生中心、终身学习等,以适应教育变革。
教学理念更新
介绍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包括学生行为管理、时间分配和教学资源利用。
课堂管理技巧
培训中包含如何设计课程、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课程设计与规划
培训内容涵盖如何进行学生评估,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评估与反馈机制
01
02
03
04
培训方式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新教师们在互动中学习教学技
-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pptx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汇报人:
CONTENTS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
3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义
1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2
教学方法与策略
4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义
第一章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段首尾相连构成的封闭图形,具有三个内角和三条边。
三角形的定义
01
根据边长关系,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根据角度关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02
三边关系的含义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首先涉及边长的概念,即每条边的长度是固定的。
01
三角不等式是三边关系的核心,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02
等边三角形
-
2025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攻略大全.doc
名词解释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规定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人的发展:是指伴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规定。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原则,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总的规定。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规定,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共工作的总方向。
学校培养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的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