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内蒙古开鲁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发布:2025-05-09约1.04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内蒙古开鲁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教育学部分

1.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答案:B。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观点。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等观点;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课程;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普遍与特殊

B.共性与个性

C.一般与个别

D.宏观与微观

答案:A。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A。德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体育是增强体质,发展体能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教育。

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1年

C.1904年

D.1911年

答案:A。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

5.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关系及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体验性教学法

B.探究性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实践教学法

答案:C。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题干中教师组织学生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等,符合情境教学法的特点。体验性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性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实践教学法侧重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D。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德育过程的始终,是推动德育过程发展的动力。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是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的教育;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是为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答案:A。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扮演着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等多种角色。

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答案:D。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时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迁移性原则是指要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迁移;生理适宜原则是指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10.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这时,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相脱离。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也是脱离的,但不是始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期逐渐加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

心理学部分

11.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性叫做()。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