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2638-2017_黑木耳菌种质量可追溯规范_吉林省.docx
ICS03.080
A12
DB22
备案号:56339-2017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638—2017
黑木耳菌种质量可追溯规范
Traceabilityspecificationforspawnqualityofwoodear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638—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方杰、张友民、姚允武、方明、王晓娥、于娅、王鹏、鲁丽鑫、刘宏宇、秦
航、初赛君、王薇、杨青青、郭鹏程、王世英。
I
DB22/T2638—2017
黑木耳菌种质量可追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菌种质量可追溯的生产计划、菌种生产、贮存、检测、标签、标志、包装、运
输和追溯码。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菌种质量的可追溯技术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707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19169黑木耳菌种
NY/T1431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
NY/T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黑木耳菌种spawnofwoodear
用于生产和销售的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包括固
用于生产和销售的黑木耳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固体繁殖材料,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注1:原种用于代料栽培;
注2:栽培种用于木段栽培。
用于生产和销售的黑木耳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液体繁殖材料,包括种子罐(摇瓶)菌种、发
1
DB22/T2638—2017
3.3
生产计划
productionplanning
在特定时间内,确定的菌种生产任务和进度安排。
3.4
菌种追溯码codeontracingofspawn
菌种终端销售时承载追溯信息直接面对消费者具有追溯功能的统一专用代码。
4
生产计划
包括下列内容:
a)
b)
c)
生产菌种的名称、种类、级别、规模、时间;
培养基原辅料用量;
周转场地安排。
5菌种生产
5.1菌种来源
登记用于生产的菌种名称和采购时间、渠道、人员。
5.2培养基质
5.2.1基质原料质量应符合NY/T5099要求,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5.2.2检测原辅料和水中的重金属(砷、铅、汞、镉)及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溴氰菊酯)残留量,
并提交检测报告。
5.2.3记录生产计划编号、原料名称、来源、数量、规格、采购时间、贮存条件、责任人。
5.3培养基制备
发菌管理记录项目见附录A.3(固体菌种)和附录B.3(液体菌种)。若原种或栽培种在发菌管理
应记录生产计划编号、菌种名称、菌种数量、贮存条件、库房编号、出入库时间。
2
DB22/T2638—2017
7检测
黑木耳菌种质量检测应按GB19169的规定执行,检测内容见附录A.4(固体菌种)和附录B.4(液
体菌种)。
8标签、标志、包装、运输
8.1标签、标志
应符合GB19169的要求。
8.2
包装、运输
记录项目见附录A.5,对于菌种成品的包装以及运输应严格记录和控制。
9追溯码
应按照GB/T7072与NY/T1431规定,采用无序码,由2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最后一位为校验
码,生成二维追溯码,每个生产计划生成一个追溯码。
3
DB22/T2638—2017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固体黑木耳菌种质量可追溯规范记录表
表A.1固体菌种培养基制备登记表
序号
记录项目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生产计划编号:
菌种级别:
培养容器:
容器规格:
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装入量:
数量:
制备时间:
操作人:
表A.2固体菌种冷却接种登记表
4
接种品种:
4
DB22/T2638—2017
表A.3
固体菌种发菌管理登记表
分类
母种
序号
1
记录项目
备注
生产计划编号:
2
菌种名称:
培养日期:
培养设备及编号:
培养条件:
萌发时间:
培养天数:
污染情况:
数量:
3
4
5
6
7
8
9
10
11
1
检测日期:
技术负责人:
生产计划编号:
菌种名称:
培养日